北宋是一个繁华而雅致的时代。彼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城市的喧嚣与市井文化的兴盛,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

杂剧,作为继承了唐参军戏的传统,又广泛吸收了民间说唱、乐舞等风格的戏剧艺术形态,将歌舞与剧情表演相结合,常与杂技、乐舞一起演出,并以其贴近现实、生动活泼的剧目内容,受到了汴京士庶阶层的普遍喜爱。

为了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汴京城内涌现了大批的乐舞伎艺班子和勾栏瓦肆。如《东京梦华录》所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水浒传》也在多种场合描写了勾栏瓦肆的表演,由此亦可以看出杂剧在市井百姓娱乐生活的普及程度。

杂剧人物雕砖,陶质,建筑构件,北宋文物,一组5块,均长37厘米,宽17厘米,厚4.3厘米,1991年4月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西关三街宋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1991年4月,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西关三街砖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座北宋时期的仿木结构建筑砖室墓。在该墓葬的西北墓壁上,镶嵌着一组杂剧人物雕砖。这组雕砖先压模出砖的形状,然后直接在砖面用剔地法准确雕刻出人物轮廓,最后再用阴刻法雕刻出人物五官、衣饰和手中的道具等,虽仅寥寥数刀,但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造型特点。

五块雕砖上的五个杂剧人物形象、装扮、表情、动作各不相同。右起第一人:头裹软巾,身着圆领窄袖长袍,头右倾。腰束带,双膝略微弯曲,左脚后抬起,身子呈慢步走动和扭动的姿态。左手收于袖中下垂,右手向上执一扇抬至左肩部位,正作诙谐滑稽的表演。此人物为宋杂剧中的“副末色”,是一个打诨、滑稽角色,搽白脸。

右一人物雕砖及摹本

第二人:头裹东坡巾,内着交领内衣,外套方圆领窄袖上衣,腰围裙,下着束腿裤,近似袜裤相连的钧墪服,应为女扮男装。左手当胸,右手执杆,杆顶饰一金瓜,面左倾,呈站立状。此人物为杂剧中的“引戏色”,也叫“竹杆子”。在杂剧中,引戏色首先上场表演舞蹈,然后引出其他角色。

右二人物雕砖及摹本

第三人:头戴花壳展翅幞头,着交领内衣,外套方圆领宽袖长袍,及地。双手相袖于腹前,做站立状,神态平和端庄。此人物为杂剧中的“装孤色”,是专门扮演官员的人。

右三人物雕砖及摹本

第四人:头部诨裹软翅软巾,身着圆领加肩窄袖长袍,及足,束腰带,腰后横担一棍状道具。双手拱于胸前,作曲膝跨步状,似正在做滑稽诙谐的表演。此人物为宋杂剧中的“副净色”,是一个滑稽角色,通常用墨、粉涂抹颜面。

右四人物雕砖及摹本

第五人:头裹高髻软巾,旁插一枝花,身着圆领窄袖袍及膝,下着窄裤,腰间系带,带结于腰后。右手掂一节板(拍板),左手拇食指放入嘴中作吹口哨状,右腿屈立,左脚向后抬起,呈跳跃状,下着似袜裤相连的钧墪服,应为女扮男妆者。此人物为杂剧中的“末泥色”,在杂剧中起引领带队的作用,负责安排、调度整个演出,同时也要上场念诵诗词歌赋并演唱。

右五人物雕砖及摹本

南宋笔记《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记载:“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吩咐,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名曰装孤。”

这组杂剧人物雕砖上的五个人物形象,与宋文献记载的引戏、末泥、装孤、副净、副末等杂剧角色完全吻合,清晰呈现出宋杂剧角色的职责、扮相。

通过他们丰富的表情神态,我们似乎能够窥见千年前的勾栏瓦肆,感受到那份烟火气息与人文情怀——

戏台巍峨,观众如潮,杂剧艺人们身着华服,粉墨登场,以精湛的演技和动人的故事,赢得阵阵掌声与喝彩,让欢笑与感动竞相绽放。

杂剧人物雕砖摹本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文博馆员赵乐介绍,宋杂剧由艳段、正杂剧、杂扮三个部分组成,其包涵了广泛的社会内容。吴自牧在《梦粱录•妓乐》记录:“大抵全用故事,务在滑稽,唱念应对通遍。”北宋时期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等几位皇帝都洞晓音律、撰写杂剧词。宋徽宗更是在节庆时与百姓共观戏曲演出,所谓“宣和与民同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繁盛的戏曲活动乘机而起,风靡全国。

雕砖是在素面砖的制造技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其成本低廉,制作工序相对单一,易于掌握生产,被广泛运用在墓葬形制中。雕砖刻画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受宋代市井文化的影响以及民间杂剧的盛行,雕砖的内容表现出世俗化的生活情趣,处于杂剧流传地的州、县以及乡村的一般富户人家,墓室的雕砖中雕作杂剧人物图像,以便死后能够继续享赏,也就成为当时十分普遍的风俗现象。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组杂剧人物雕砖均为独立砖面,其造型简洁,线条组合巧妙,雕刻技法简练洒脱,人物比例匀称,姿态生动优美,生动地刻画出了戏剧人物的神态,是北宋时期杂剧形态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宋杂剧的研究提供了真实的图像史料。


统筹:梁冰
编辑:彭茜雅
分享至

VIP-0187

历史再现

2024-07-12 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