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陶瓷制成的“皮革”吗?唐朝时,流行一款特别的“皮囊壶”,表面看起来像是用皮革缝制的,实际上却是瓷器。
白釉皮囊壶,唐代瓷器,通高18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
此壶是唐代邢窑烧制的一件瓷器,因其形如皮革缝制的水囊,故名。壶体上扁下圆,上一端有竖直的管状口,另一端为鸡尾状装饰,口尾间附一提梁,器身似两片皮革缝合而成的囊袋,又称皮囊壶。
皮囊壶充满异域情调,是唐代胡风盛行之下的产物。
在遥远的唐代,文化繁荣发展,胡风盛行,各种异域文化如潮水般涌入中原,胡人的衣食住行用具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当时的中原工匠,将皮囊壶“改头换面”,烧制成瓷器,瓷的温润与皮囊壶本身的粗犷完美融合在一起,加上瓷器长时间储存液体也不会变质,所以瓷质皮囊壶一经问世便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专家解读
皮囊壶,是模仿北方游牧民族盛水所用的皮制水壶而作。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起,中原百姓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互相交织、相互影响。中原工匠别出心裁,用泥土与火焰将游牧民族的生活瞬间定格在了瓷器上。在唐代,这种形制的水壶又被称作“马镫壶”“马挂壶”,是骑马或骆驼长途跋涉时盛水、饮水用的器具。
此壶造型优美,通体施白釉,胎细釉白,为唐代邢窑代表作。对研究唐代器物造型艺术和邢窑烧造工艺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