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眼”是古代一种琉璃饰物的俗称,特指有着大且多个圆目眼珠纹图案的琉璃珠,看起来就像蜻蜓的复眼,故而得名。

相传,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珠饰源自西亚及埃及地区,是当地崇尚眼睛文化的反映。人们相信,此类饰物能够驱散邪恶,带来好运,所以愿意随身佩戴。

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蜻蜓眼珠饰就经由一条神秘的商道,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了中国。这些跨越时间和地域的稀世珍宝,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河南博物院馆藏有一颗战国时期的琉璃球。其直径5.9厘米,球身有一穿孔,表面为白、黄、红、蓝等五彩缤纷的荧光层。通体有绘有蓝色半球体组成的“蜻蜓眼”凸出表面,每五个为一组,围成一个圆圈,共绘有八组,其间以五边形相间隔,上饰蓝色凸起半球形,交汇处绘黄色圆形,上饰三个红点。

蜻蜓眼珠饰以其瑰丽奇谲的特征,成为战国时期王公贵族竞相追捧的宝物。工匠们也尝试用本地原材料和本土琉璃工艺进行仿制,使得这一外来文化元素在中国琉璃史上留下了浓厚绚丽的一笔。

我国古代有广为流传的“随珠和璧”的故事。相传,周代随国的随侯曾救治了一条受伤的灵蛇,后来,这条灵蛇口衔明珠献给曾侯作为报答。人们就把这颗珠子称作“随侯珠”,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

关于随侯珠的真实面貌,千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有人将其描绘成料珠或夜明珠,也有人认为它是金刚石或萤石。遗憾的是,直到今日,依然没有确凿证据能够证明随侯珠的真实存在。它与和氏璧一样,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谜团。

不过,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一次重大考古发现,为这一千古之谜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在这座墓葬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其中就包括173颗带有蜻蜓眼纹路的古琉璃珠。有学者据此推测,这些琉璃珠很可能就是文献中记载的“随侯珠”。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古代“琉璃”多指用矿石烧成半透明或透明的装饰器物。据已知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琉璃可以追溯到西周前期,战国时期贵族墓中也有出土。

所谓“蜻蜓眼”,是指一颗琉璃珠上有大且多个圆目眼珠纹,类似于蜻蜓的复眼,以蓝、白、色居多。从纹饰特点上看,“蜻蜓眼”琉璃珠明显与我国的传统风格迥异,应是经过某种交流往来而传到中国,这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河南博物院馆藏的这件琉璃球体形较大、颜色鲜艳、纹饰精美,其特有的造型,红、黄、蓝、白四色的制陶工艺,点状琉璃的施釉技法,使其成为中国古代陶器的珍品,对研究中国釉陶工艺的起源和发展、古代琉璃起源及贵族丧葬制度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统筹:梁冰
编辑:许怡童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