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见得多了,但是带蓝色的唐三彩您见过吗?民间收藏界有一种说法:“三彩挂蓝,价值连连。”物以稀为贵,虽然发现和出土的唐三彩较多,但是挂蓝釉的却相对少见,所以唐代的蓝釉三彩器往往被称为极品。

据专家考证,烧制这种蓝釉的呈色剂是钴,很可能是唐代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一种釉料。此外,蓝釉三彩器在上色和烧制时难度较大。稀有的釉料加之复杂的施釉工艺,使得蓝釉三彩器有着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1976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巩义黄冶遗址出土了数量极少的唐三彩蓝釉器,其中一件施有蓝釉的三彩贴花炉更显得弥足珍贵。

三彩贴花炉,陶器,唐代,高16厘米,口径15厘米,腹围70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

这件三彩贴花炉整体造型浑圆饱满。白陶胎,侈口,短颈,口沿部向外翻转成弧形,口沿上遗留有三处支烧痕。肩部饰有两条非常浅的弦纹,腹部鼓起,圜底下有三个外撇的兽蹄足,呈三足鼎立之势。在器身中上部施有浅色黄釉及蓝釉,下部施褐色釉。炉的肩、腹部采用贴花工艺各贴塑四朵花卉和宝相花图案作为主题纹装饰。

细细端详,器身花团锦簇,喜气洋洋,使人自然而然联想到那个繁华热闹的大唐盛世。炉体肩部的花卉浮雕,整体左右对称,上部是团簇状花蕊,两侧为卷曲的花絮,中间满布竖线形花絮,下部饰叉形花托,组成一个桃形花卉装饰。贴花工艺使得器物表面凹凸不平,呈现出较强的立体感;贴花上施彩釉,釉层聚散薄厚不一,色彩浓淡深浅各异,彰显了三彩制品的无穷魅力。

底部的三只兽足形炉腿,活脱脱是几只骄傲的小兽,正昂首挺胸、一丝不苟地托举着炉子。腿短粗,肌肉发达,突露的趾爪落地,既显得兽足健康有力,也增强了器物的稳定性。

三彩贴花炉上的贴花图案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助理馆员徐楠介绍,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巩义黄冶窑是烧制唐三彩的主要窑址,在此发现的烧制唐三彩的窑具、模范和三彩器及残片数以万计。唐三彩三足炉等文物的出土,再现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流程,使我们对唐三彩制品的成型、装饰、烧成工艺过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贴花工艺是黄冶窑最常见的一种装饰技法,纹样题材也最丰富,广泛运用于三彩三足炉、罐、豆的肩腹部或三彩马鞍鞯的革带上。贴花工艺以胎泥为原料,用模印或者堆塑方法制成单独的浮雕状花纹坯,用泥浆贴在已制好的器坯肩部、腹部,然后施釉,入窑烧成,能够更加凸显器物立体的装饰效果。

在施釉技法上,黄冶窑的三足炉多采用浇釉的方法,多施在罐、钵、炉、瓶的口、肩或腹部,一般施釉不到底。焙烧过程中,烧熔的色釉沿着制品的倾斜表面从上而下流动,形成厚薄不一,深浅各异的釉层,取得活泼流畅、莹润自然、富有动态美的艺术效果。

这件三彩贴花炉整体造型丰润饱满,贴花图案构图精巧、做工精细,富有浓郁的装饰效果;交错的釉色浸润流淌,色彩艳而不俗。它的造型与色彩构成了丰富的艺术语言,诠释了大唐的审美风尚,是唐三彩艺术品中的杰出代表。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
分享至

VIP-0187

奇妙

2024-07-26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