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980年代,刘先琴作为中国青年报社的记者到洛阳采访,那时候没有吃喝接待的规矩,她就在招待所自己就餐,我在机关食堂吃过后去接她,陪同调研。我们就这样认识了,她是个清纯未脱的姑娘,我也年轻!
后来她和我的发小冯宛平结婚,我也调回到郑州工作,住在一个院子里,路遇她,没时间,招手微笑一下,有时间,就站在路边聊一阵儿。经常见她轻盈飘过的图景,又眼见着她挺着大肚子来往晃悠,因而读过她思念远帆的深情文字,也为她生命延续欣悦过。生活就是这样有悲有喜……
那些年,煤气罐是有数量限制的。我家只有一个,一用完,便有断气的间隙,记不得她是怎样多了个计划外的,她便有些吃力地用自行车给我推来一个。
我与一些号称文人和经济学者的人物去她家吃饭时,宛平基本负责发表演说,她负责默默张罗。我们一般是骑着自行车去的,出来时只具备推车的意识——喝多了!
别人写刘先琴容易记录事件要闻,我的回忆却常常是这日子的琐碎。那时候,宛平和我的父母都不能在家,宛平有自己的房间,我就经常猫在他那里,一起干着那个时候孩子干的事情。怎么也想不到,捣蛋的冯宛平,后来会成为河南乃至中国当代商业经济研究和实践大书里的一道光芒。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还没来得及活明白呢,个人的阅历已经可以写成很长的简历了。人生况味,甘苦皆存,我给先琴说,也许哪一天我会去写宛平,写写方风雷、胡葆森、杨松林……这些河南经济的拓荒者,写我们这一代人真实的存在和情感。其实也可能不需要去说太多,我们生活过也就是了。
和先琴一样,青青的职业也是记者,但她本色是个诗人,著作颇丰,还斩获不少让人羡慕的奖,记忆里曾很惊叹她的一首写列子诗:
一个人对风模仿
模仿久了,自然也会变成风
这是个危险的事
风在立春日步履缓慢
梅花不经意的一瞥
洞里的人猛然惊醒
九年入定,世界已经变得温暖
必须起飞,一念之差中的虚无
正在席卷中原
从列子到达摩,很像我们的一些生活。
——齐岸青
刘先琴
她坐在花园里,高高的玉兰树捧出白玉酒杯,她低低地捧着书,四周的紫叶李、山楂、月季、桂树都俯身向她,只有风调皮地掀动手里的书卷,鸟啁啾着从这棵树杪跳上另一棵树杪。透过别墅一楼的大玻璃窗,可以看到书房里的书一排排安静地出神。这让人羡慕的开放大书房,什么样的女主人配坐在这里呀。
齐耳短发,大眼睛带着笑意,说到开心处爆发出爽朗的大笑,兴之所至,她会丢下书本,在钢琴上为你弹奏一段熟悉的曲子;临别,不由分说,她会自己开车送远道的朋友回家……在她身边,你会发现她结实柔韧的身体里,永远燃烧着热情的火焰。
她就是著名记者、作家刘先琴。她的家位于郑州长青路的鑫园,这个四季有花的大院子自然成为文友心仪的地方。玉兰开花了,月季绽放了,山楂结果了……她把五颜六色带着露珠分享进微信群,“你们不来,这花就白开了!”于是,茶香书香在这里自然地融入花香,一如女主人的生命,幸运又热烈。
楚国 龙昭寺 滔河 丹江水库 南水北调幸运的人
南阳盆地群山环拱,白河中流,老鹳河从伏牛山奔流而下,最后汇入汉水,进入长江。曾经产生了张仲景、张衡、岑参、冯友兰等名家。而刘先琴的老家淅川更是楚文化兴起之地,古称丹阳,楚国曾经的国都。楚国八百年的历史,有一半时间都在丹阳,四十五位楚王,二十三位都在淅川。在20世纪70年代,拦坝蓄水,这里碧波浩渺,成了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时光转至2014年底,这一泓清水通过南水北调干渠穿过大半个中国,流向华北平原,流向京津……
1958年,古镇马蹬的龙昭寺小学,一个面若满月的女婴降生了。婴儿的母亲是个小学老师,听到女儿那响亮有力的哭声时,滔滔河水就从寺院不远处流过,潺潺若琴音,就叫她琴吧。
刘先琴出生地是南阳淅川一个有墨香之气的地方。龙昭寺小学院落对面,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作笔架山的山峰。周岁“抓周”时,她面对一大堆好吃好玩的物件,抓在手里的竟是一支笔。真是命中注定,这一生会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工作,她以文学笔法写作的新闻,受到读者喜爱,同时她成为当年央媒驻河南记者站里最年轻的高级记者。
刘站长、刘记者,但她固执地喜欢别人叫她作家。她的文字之缘是由那些从内心奔涌出的散文牵起来的。是一种什么力量激发自己掂起笔写诗和散文呢?是爱。好像自己是一条激荡的河流,不由自主地流向大地,流向远方。爱头顶的星空,一片碧波的湖水,想念淅川的小溪,溪边飞起又落下的白鹳,她写下了《梅溪水长流》《世外》《望海》等一系列让她文名飞扬的散文。
你觉得你是个幸运的人吗?她笑答,你真敏锐,还没有人问过这个问题。低头稍想,抬头还是她惯有的坦然爽快。“我最大的幸运是爱好与工作一致。让我愉快地工作,开心地生活,永远保持热情。其次我人生的关键时刻都特别顺利,好像有神灵相助。”
1979年,南阳师专校园里,高音喇叭正在播放一篇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上的文章《向着2000年》,21岁的大学生刘先琴挺着胸脯骄傲地走在林荫路上。那是自己的文章啊。她走过后,背后有人指点着:就是她,咱校的才女。她是学校名人,自1977年起,她连续在《人民日报》副刊发表了两篇散文,在《河南日报》副刊上发表了《伏牛蜜橘香》等诗作。
改革开放伊始,春潮涌流,求才若渴。复刊的《中国青年报》到河南招募驻站记者,碰巧和当时的《河南日报》总编关涛说起,关涛强力推荐刘先琴。就这样,还没有毕业的刘先琴已经被推上了一个宽阔的写作平台。《中国青年报》鼓励创新,风气开放,在这样的氛围里,刘先琴如鱼得水,写出了《教授和他的女儿》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奠定了事业的基础。
青年报对记者的年龄有要求,正当刘先琴刚刚为自己人到中年而苦恼,又一个幸运的延聘信息来到了她身边。当时的光明日报站长在会议室叫住她:你愿意不愿意来光明日报工作?就这样简单,她在三十八岁这年,又成为光明日报驻河南记者站站长。
别人的梦想,在她这里都是转身之间的现实。幸运之神真的特别眷顾她吗?其实还是她的才情帮助了自己。她第一次采访到新疆,半路上道路被冲毁,她只身一人下火车寻找机场,戈壁滩上航校的训练机送她到了采访地点;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她提前游逛发射现场,写出《广告爬上澳星》等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科技报道;上海淮海路,步行赶往采访现场途中,在一座喧闹的工地和俭朴冷清的一大会址对比中,写出自己的获奖作品;重大的全国两会现场,她起大早提前到大会堂,抢抓机会进入会议室,记下两位国务院总理不约而同谈起的一个重大话题,灵机一动写下获奖新闻;不离不弃,跟踪专家到甘肃发现育种新技术……
她没有放过任何稍纵即逝的机会,写出一篇又一篇佳作。如果不是在大学期间倾心写作,在各大报刊发表散文诗作,也不可能得到青睐。如果在中国青年报不是那样敬业执着,也不可能顺理成章去光明日报。环环相扣的幸运,不过是她特别努力,绽放了自己才华的结果罢了。
新闻人 文学人 纠结 融合 新闻散文化
这么多年的文字生涯,刘先琴左手新闻,右手文学,自由游走在新闻与文学之间,历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长篇报告文学《玉米人》获第十三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记述南水北调重点工程的报告文学《淅川大声》获首届杜甫文学奖。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带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在新闻与文学之间,你纠结过吗?”刘先琴摆弄着手里的书,眼睛里掠过一道光。“是不同的愉悦。相比起来,新闻限制多,像戴着镣铐的舞蹈,而散文自由舒展,更符合我的天性……我无法说自己到底更爱谁。”
天性聪颖的刘先琴,在写作的实践中,让文学添彩新闻,新闻更加轻盈,完全实现了新闻散文化,而记者的敏锐又让她在报告文学这一领域里纵横驰骋,一绽芳华。
至今她还记得激发她自由写作的那件事。“我知道你,你的文章我还能背诵出来。”那是她在中青报做了五年记者后,有一次在平顶山采访,身边小姑娘记得的是她的散文,并不是她倾尽心力写的本报讯。这结果让她既沮丧又兴奋。在接下来采访一个女大学生辍学回家办酒店,她故意放松写,当时心下想到:反正就这样写,管他们采用不采用……出乎意料的是,这篇通讯不像通讯、人物消息不像人物消息的“四不像”文章,竟然上了头版重要位置。这让她得到了鼓励,原来新闻并不是缩手缩脚,而是可以放开写甚至借文学一些思维与写法。
到了卸下包袱的时候了,以往采访,满脑子都是“新闻视角”,新闻写作中的条条框框压迫着她,困扰着她,使她写新闻稿件时小心翼翼,不越雷池一步,让她总是处于模仿的怪圈里,把鲜活与创新关在门外。现在她的胆子大起来了,如同二月河流破冰而下,春水东流。
她的笔下,有了爱哭的女强人(《流泪的女强人》),有了做好事得好报的“新雷锋”(《你我同行》),特别是1991年建党七十周年的那组“纪念地寻思”系列,把购物中心与一大会址对照而写,把一幅油画贯穿“梅园怀旧”始终,把可见与不可见的“蓝色大潮”包裹西柏坡……同行惊羡,问“你是怎么发现了这些角度?”其实她只是发现了自我,那个有着文学才华与敏锐心性的自我,把自我有机地融入新闻工作里,也探索了独特的“新闻散文化”的写法。
作家 记者 报告文学 端正 大气 跨界写作
“报告文学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能发挥我的天性,也用得上我的职业积累的素材。”她总是齐耳短发,能力和才情永远像她的苹果脸颊一样红润饱满,面对复杂斑驳的生活,始终可以做到化繁为简,以巨大的热情吞吐着迎面而来的一切,最终成为落在纸上的锦绣文字。
在新闻与文学之间不停转身切换,刘先琴最终找到了最佳的停泊地,那就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天然地将新闻与文学嫁接在一起,结出艳丽的果实,报告文学题材的时代性、作家的认知与思辨能力、史志的品质,恰恰正是刘先琴职业与文学天赋的优势所在。
她写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玉米人》,下了笨功夫,采访,采访,还是采访,走近这一大堆完全陌生的种子名称,走进广阔的田野,迈入河南鹤壁农科所,寻觅良种到达的松辽大地,从育种人才聚集的河南农业大学到国家科研院所,一步步还原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寻找他生命中最打动人心的故事。最后也走进了这位育种专家的内心。
程相文朴素无华,刘先琴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睁大眼睛观察,时刻抓细节。她深深明白,写活一个人物,需要大量的细节,细节里面藏神灵。只有从细节里表现主人公质朴的内心与伟大的情怀。就像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李炳银说的:“《玉米人》是带有女性细腻观察体会和动情描绘的作品,在不肆彰显的质朴传递中,有一种内在的动人力量。”
后来,她写《张庄之问》《夏南牛之父》无不是如法炮制。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静宜认为,刘先琴的写作是有担当的写作,是真诚的写作,是跨文体的成功实践者。河南日报高级编辑高李丽用“直、端、大”来评价阅读刘先琴作品所带来的感受,“直就是正直,端就是端方,大就是大气。”高李丽说,“她的选题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主旋律的;站位高端,叙事宏大,铺排饱满,思考缜密端正。”
还有专家认为,刘先琴写作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跨界。她的报告文学,既有诗的激情韵律和节奏,又具备事实的准确和记录。实现了文体的创新,文笔的纷繁,文采浓淡自如自然。跨界提升着她的职业成就,重塑着她笔下的文字。
一张从淅川秀媚山水间走出的琴,在新闻与文学广阔空间里,奏响了一曲时代与命运的大声,南阳盆地的双栖之凤展开翅膀,带给人永恒美好与力量。
刘先琴
刘先琴1958年生于河南淅川。作家,记者。曾任《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多次获得国家级新闻奖,长篇报告文学《玉米人》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郑州阅读》由河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9月出版)
统筹:梁冰
编辑:彭茜雅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专题 郑州阅读人物志
最新评论
VIP-0187
南阳大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