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古称魈头、假面、代面或大面,源自原始巫术傩祭仪式或乐舞。在古人的观念里,头颅是灵气汇聚之地,而面具具备辟邪驱魔、守护亡灵的神力,因此后者成为丧葬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丧葬面具形态各异,既有精致的金玉覆面,扣罩在逝者的面部,也有威严的兽首面具,嵌挂于陵墓的墙壁和棺椁之上。它们或神秘、或庄严、或狰狞,但无不体现出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想象。

彩绘陶兽首面具,唐代文物,现藏河南博物院。长24.5厘米,宽21.7厘米,厚8.4厘米,大致呈圆形,白胎,模制成型,兽面多处绘有红、黑两彩。

正面为高浮雕兽面,背面内凹。边缘装饰一周连珠纹,头有一对倒八字形角,双眼圆凸,眉心有一圆形红点。眼两侧有尖兽耳外张,蒜头鼻,鼻孔张大,咧嘴露出獠牙。两兽耳下及兽下颚各有一圆形穿孔,孔中还残存有铁钉痕迹,似为钉于墓壁或棺木之上使用。

圆睁的眼眸,似乎能穿透一切阴暗;锐利的双角,足以震慑胆敢窥视秘密的灵魂;而那咧嘴间显露的獠牙,更是对所有魑魅魍魉发出的无情警告。

在这骇人的外表之下,却潜藏着对逝者尊严的守护,以及对生者深切情感的寄托。它如同一道坚固的防线,将亡灵与幽冥世界隔离,确保逝者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安息。

无论世事如何更迭,对生命、死亡以及未知的敬畏与探索,始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厚葬之风盛行的唐朝,每一座墓葬、每一件陪葬品,都在这场探索中扮演着最为具体的角色。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以面具驱邪的习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周礼》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以索室逐疫。”随着社会的变迁,陪葬俑、陪葬神兽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墓葬中。

厚葬之风盛行于唐朝,墓葬是当时社会的传神体现,墓葬中的随葬品也无不映现着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凡大葬后,墓内不立盟器神煞,亡灵不安,天曹不管,地府不收,恍惚不定,生人不吉,大殃咎也。”此面具狰狞可怖,面目丑恶,应与汉代的滑石兽面用途相同,为墓中随葬的驱魅辟邪之物。


统筹:梁冰
编辑:刘鸿桥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