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荥阳市委智慧城运办公室与建材厂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智”为笔精准破题,以“惠”为墨润泽民心,通过深度联建推动资源共享、服务共融。从道路修缮到设施升级,从文化惠民到环境蝶变,双方携手开展文明实践、诚信教育等特色活动,不断丰富共建内涵,让社区焕发出蓬勃生机与幸福温度。

智解民生“关键事”,铺平群众“舒心路”

“以前送孩子上学总担心磕着碰着,现在路平了,我们心里也踏实多了!”索河街道建材厂社区居民王女士指着新修缮的省建路感慨道。作为建材厂社区交通“主动脉”,省建路因非市政管辖长期存在路面破损、坑洼积水等问题。市委智慧办依托“智慧巡查+居民反馈”双渠道精准定位难题,将道路修缮纳入“民生实事攻坚清单”。通过联动相关部门专业力量、引入资源参与,仅用7天便完成破损路面勘察、方案设计、沥青铺设全流程改造。如今,省建路、高山路平整的路面不仅改善了369户居民的出行条件,更成为党群携手破题的生动缩影。

多维联建“强筋骨”,织密服务“幸福网”

市委智慧城运办公室立足群众多元需求,构建“党建+民生+文化+实践”立体服务矩阵,推动联建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效。

1.党建联学聚合力,激活治理“红色引擎”

创新开展“党课+实践”双轮驱动模式。多次邀请党校庞一老师走进社区,开展《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专题党课,以鲜活案例解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逻辑;社区书记结合本地发展历程,讲述《党建引领下的老建材蝶变之路》,用身边故事激发党员使命感。同时,双方党员共同开展“红色研学行”,赴革命纪念馆接受精神洗礼;举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擂台赛,分享社区治理创新经验;建立“党员先锋岗”结对机制,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中发挥模范作用。累计开展联学活动10余场,解决群众“微诉求”50余件,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2.文明实践树新风,培育社区“正能量”

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与诚信教育活动,打造“文明共建”品牌。组织党员志愿者与居民共同参与“文明交通劝导”“垃圾分类宣传”等实践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0余次,覆盖群众500余人次;联合辖区学校、商铺、物业公司开展“诚信进社区”主题宣讲,通过案例解读普及诚信知识;举办“文明家庭”“诚信商户”评选,树立身边榜样,营造崇德向善、重信守诺的社区氛围。文明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居民素养,更让社区焕发文明新气象。

3.文化惠民润心田,厚植社区“烟火气”

深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打造“一节日一品牌”特色活动。春节期间,邀请市级书法协会的3名老师与党员志愿者组成“送福小分队”,为孤寡老人、困难家庭手写春联30余副;重阳节联合社区举办“敬老孝亲”义诊活动,惠及居民2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书香进社区”活动,打开居民文化生活新格局。文化暖流浸润社区,让邻里情更浓、归属感更强。

4.环境升级提品质,绘就宜居“新图景”

聚焦群众关切的人居环境痛点,实施“两大攻坚行动”。开展“光明守护”工程,完成社区省建路兴华路西11盏路灯安装维护;推进“垃圾清零”专项,清理祥和佳苑门口卫生死角20余处,引入垃圾分类回收设备,让社区垃圾清运效率提升40%;如今的建材厂社区,处处洋溢着“路净、灯明、景美”的新气象。

长效联建“固根本”,共绘发展“新蓝图”

荥阳市委智慧办将继续以“智”“惠”联建为抓手,探索“智慧社区”建设新路径。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时收集、处理民生需求,让群众问题“一键响应”;深化“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机制,推动共建服务精准化、常态化;拓展“校社企”多元联动模式,为社区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未来,党群携手执笔,必将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续写更多幸福故事。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王静 文/图


统筹:曹杰
编辑:康迪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