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98年
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定都盛乐,由此拉开了一个强盛王朝的序幕,也是北朝开端。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史称:北魏。
(鲜卑拓跋氏)
存在了148年,先后征服后燕、攻打南朝、大败夏国、大破柔然、攻克北燕、降服北凉,统一了中国北方,形成了南北朝对持的局面,又因为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北魏的事情很多,最有名的恐怕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迁都)
(鲜卑迁都历程)
关于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历史,史书的记载充满戏剧色彩:大抵是连哄带骗,完成了迁都。
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公元493年八月,孝文帝从平城(今大同)出发,“步骑百余万”,出发的缘由是孝文帝御驾亲征南伐南齐。谁曾想这次南伐走了一半便无疾而终,演变为更重大的事件——迁都洛阳。
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由北魏贵族组成的军队跨过北方向南出发,大军已走了一个月,人困马乏,更兼当时秋雨连绵,天气炎热,道路泥泞,行军困难,北魏大臣厌战情绪十分强烈。
此时,孝文帝假意坚决南伐,诱大臣们劝阻,群臣不知是计,跪地情愿,愿意迁都洛阳,孝文帝就坡下驴,面露为难之色,同意迁都。就这样原本北魏贵族极力反对的迁都,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完成了。
《魏书》寥寥数语“群臣稽颡于马前,请停南伐。帝乃止。仍定迁都之计。冬十月戊寅朔,幸金墉城。”就概况了这一壮举。
迁徙,首先意味着放弃,放弃已熟悉的环境,放弃已技艺纯熟的谋生手段。而放弃之后,前方等待的是什么,充满不确定性,因此令人心生恐惧。
拒绝安逸、永远进取的精神,总能在拓跋氏的犹豫和矛盾中占到上风,所以他们一次次迁徙,一次次学会新的生存方式,这些特色恐怕都是日后北魏强大的原因吧。
北魏遗址:汉魏古城遗址、永宁寺塔基遗址、阊阖门遗址。
北魏洛阳城,是洛阳重生的标志,是新秩序建立的序曲和开端。仿佛是一座桥梁,链接连结起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朝代上承接汉风下开启盛唐。
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下令迁都洛阳,这是洛阳在沉寂将近200年后,再度得以重建的开始,魏晋宫殿旧址上,一座座高大巍峨的新宫殿拔地而起。
随后几年,大量人口迁入洛阳,千年古城再次青春勃发,繁荣兴盛,四处洋溢青葱的生命活力。 至此,古城已两毁两建。
遥想当年,董卓一把大火烧尽洛阳城,曹操再建;匈奴人刘曜再次防火焚烧洛阳城,鲜卑人拓跋宏重建;一呼一吸之间,洛阳都城消失已经持续了182 年。
重生的洛阳城成为连结天下的桥梁,为了让中国保持统一,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鲜卑人拓跋宏迁都洛阳,他下令重建的宫阙,多依魏晋旧地基,刻意恢复魏晋规模形制,甚至不少宫殿的名字,也沿用旧制。
并且颁布一系列政令,大力推行文化改革:
第一,禁说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30岁以上的官员,允许有一个适应过程,30岁以下的如果还说鲜卑话,立即降职处分。
第二,放弃鲜卑服装,改穿汉族服装饰。
第三,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定为“河南洛阳”,死后葬于邙山,不得归葬平城。
第四,放弃鲜卑姓氏,改为汉姓,皇族由拓跋改姓“元”。
第五,以汉族礼制改革鲜卑族的原始祭祀形式。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第六,主张鲜卑族与汉族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结亲。
这就不仅是文化上的融合,而是血脉相融,不仅是政治措施,而是生命意义上的不分彼此。
正是这样的措施让中国南北最终再度统一存在了可能,也为历史最终走向恢弘壮丽的盛唐做了铺垫。
(汉魏古城遗址1)
(汉魏古城遗址2)
(汉魏古城遗址3)
(汉魏古城遗址4)
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先后经历了东周至北魏等多个时代,到初唐方才废止。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 其中轴线的萌芽和形成,是都城规划发生的一次转折性变化,影响后代都城规划长达千年。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面积以北魏时最大,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使汉魏洛阳故城成为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古代都城之一。
汉魏洛阳故城不仅是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时期的都城和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统治中心,也是这一时期丝绸之路东端最重要的国际性商贸大都市,即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汉魏古城遗址5)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规模兴建佛寺,使得洛阳的佛寺数量剧增,当时的洛阳城招提栉比,宝塔骈罗,辉煌壮丽,无与伦比。
(永宁寺塔基遗址)
《洛阳伽蓝记》记载,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余。洛阳也成为中古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当时世界上佛教最兴盛的城市。洛阳城的佛教中心地位举世瞩目,平均每百户人家,就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寺庙。
有座始建于孝明帝熙平元年时期的永宁寺,规模之宏大为洛阳千寺之冠。到了神龟二年,永宁寺塔建成。塔为木质结构,高九层,一百丈,即约334米。这样的高度足以成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佛塔,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高楼。
永宁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层都有三门六窗。塔刹上有相轮30重,周围垂金铃,再上为金宝瓶。宝瓶下有铁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悬挂金铃。塔的装饰十分华丽,柱子围以锦绣,门扉上有五行金钉,并有金环铺首。
因为一次雷雨之夜,永宁寺塔被雷电集中,佛塔的倒下,北魏王朝也随之覆灭。
如今只能对着遗迹遥想当年佛塔的盛况,感慨历史的变迁了。
(北魏阊阖门遗址)
宏大阊阖门彰显孝文帝政治抱负,第一眼望去,每个 人都会被震撼,让人心生景仰、心存敬畏。
“阊阖门建得特宏大,不仅是渲染皇权至高无上,更是因为北魏要争正统。”
无论是壁画著称的敦煌,还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同云冈石窟,或者是赫赫有名的龙门石窟,几乎都离不开北魏的身影,用石头塑造信仰,让信仰永远留存,似乎成为了这个王朝给我们留下的执念和美好。
洛阳这座古代最大城市又是中国历代佛寺最多的城市。据《洛阳伽蓝记》载:京师洛阳,“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自孝文帝,洛阳城大规模建造佛寺、佛塔、佛窟,使洛阳佛寺数量达1367座,仅西域僧人即3000多人,拥有佛经达415部1919卷,洛阳被誉为“佛国”。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这是皇家贵族发愿造像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
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龙门石窟-莲花洞)
石窟寺是北魏皇帝、皇后举办礼佛的场所,历经1500多年的风雨,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大像3尊,佛像7743尊,造像题记及其它碑刻186篇。石窟造像雕刻细致,内涵丰富,翩翩飞天,自然生动,超凡脱俗;帝后礼佛图构图完美、保存完整,充分表达了北魏皇室前往石窟寺礼佛的宏大场面,是北魏石刻艺术的代表作,堪称国家之珍宝,艺术之绝品,令人叹为观止。
石窟寺的十五幅《帝后礼佛图》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的供养情形,构图严谨,技法娴熟,人物性格鲜明,可谓佛教艺苑中的珍品,对于北魏的服饰,文化,宗教等方面都有借鉴意义。
(北魏敦煌飞天)
北魏是从大漠北缘迁都洛阳的。这个王朝对中原文化狂热追慕,恨不得一日之内认识所有的汉字,其汉化进程之快,令史官都来不及详细记录。它在洛阳修建了1367座佛寺,开凿了龙门第一个洞窟,建起了永宁寺和永宁寺塔,谱写了佛寺园林和风景园林的绝美华章。
在洛阳建都的13个王朝中,北魏的色调是一片金色。自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后,全国佛寺竟增至3万余座,有僧尼200万人,这是一个佛的国度。而洛阳的佛寺有1367座,每座佛寺都有独立的园林格局。
(北魏洛阳伽蓝图)
《洛阳伽蓝记》对白马寺的记载是:此寺乃汉明帝所立,是佛入中国之始。又记载,寺院前种植着花红和葡萄,枝叶繁茂,结的果子非常大,有的花红果实能达到七斤重味道之美盖洛阳。皇帝在果实成熟时常常下令取之,或自吃,或赏宫人。宫人不舍得吃,又转饷给亲戚。因为奇味,得到者也不轻易吃掉,往往转赠数家。当时洛阳有语曰:“折马甜榴,一实值牛”,即白马寺一个石榴顶一头牛的价格。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当时,天竺僧人佛陀到达中国,擅长禅法,得到北魏孝文帝礼遇,并且在太和十九年为他敕造寺庙于少室山中,供给衣食。因寺处于少室山茂密丛林中,所以名为少林寺。
孝昌三年(527),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中传授佛法,传说他曾于寺内面壁9年,后传法给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达摩长期打坐修炼,为活动筋骨,创造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少林拳法。
(北魏洛阳城模型)
北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鲜卑拓跋部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它 结束了我国北方的混乱局面,吸收、融合了汉民族和边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 统,在制度、经济、宗教、艺术等方面呈现新面貌,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 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亲自触碰北魏文物,更能深刻的理解北魏的特征和对中华文明统一的作用。
(北魏泥塑人面像)
长陵高35米,底部周长141米;这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陵墓,北魏孝文帝的文治武功可以称得上是一代英主,最后却在英年病死在南伐途中,年仅33岁。
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七年(493)率军南下,翌年决定由平城(今大同)迁都洛阳。他实行汉化政策,并规定死后葬洛阳。北魏魏孝文帝长陵及文昭皇后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魏-景陵)
(北魏-景陵内部)
(北魏孝文帝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