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退休后还能继续在社区发光发热,为邻里街坊做点事儿,感到很幸福,特别有成就感。”对于退休后的“网格生活”,郑东新区商都路办事处创业路社区微网格长王先朋觉得很荣幸,也特别激动和自豪。
今年71岁的王先朋是名退休教师,自从当上微网格长,她也就成了小区里的忙人和名人,走在社区里,时不时有人找她攀谈,或拉家常,或反映情况,而她都会乐于其中,耐心听、认真记,再一一想办法去解决落实。
“这么大的社区,光靠社区现有十来名工作人员肯定不够,我们这些微网格长就是要当好社区‘好帮手’,让社区更和谐。”王先朋说,在社区书记的推荐下,商都路党工委任命她为创业路社区微网格党支部书记和总指导员,而她每周都会召开“微网格议事会”,安排文体活动、安全隐患巡查、重点人员走访等工作。他们这支主要由退休人员组成的微网格队伍,凭借对小区情况了如指掌,根植于群众的天然优势,大大提升了社区在组织活动、调解矛盾等工作的成效。
在王先朋看来,社区要和谐,得让邻里融洽起来,这就需要当好活动“发起人”,活跃社区气氛。
“这两年,我们组建了舞龙队、柔力球队等16支社团,由微网格长担任负责人,以兴趣为纽带将居民凝聚在了网格中。”王先朋说,如今,社区活动场地成了社区的“信息交流站”,谁家有事要搭把手,谁有困难需要帮助,都能在这里及时知晓和响应。照顾特殊邻居、张罗端午节包粽子……大家伙儿都抢着参与,效果很好。
尤其是在重阳节这样重要的节日,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现场,很多老人和儿女都会聚在了一起,一起看节目,参与各种互动,亲情、邻里情在此刻都得到了升华。活动结束后,都会有老人的子女特意找到王先朋,感慨地说道:“平时工作忙,陪爸妈的时间太少了!看到他们这么开心,我们既高兴又愧疚。多亏了社区网格,让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得多抽时间带他们出去走走,好好尽孝心!”网格活动带来了欢乐,也成为了居民的“情感港湾”。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王先朋坦言,社区工作难做,难就难在各种矛盾都下沉到了这里,当好矛盾“解铃人”是微网格长的必修课。
“日常走访中,我发现小区较突出的矛盾主要有两类:一是大龄青年与父母婚育观念差异易引发冷战;二是部分家庭条件较好,对孩子过度溺爱导致心理脆弱。”让王先朋印象很深的是,小区里一个男孩沉迷游戏,偷着充值数千元,父母打骂导致孩子情绪崩溃威胁跳楼,她火速赶到现场稳住双方情绪,同时上报社区,经过多次艰难协商,游戏平台最终全额退款。随后她又连续多天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指导父母改进教育方法,成功化解危机。
一次次矛盾化解也渐有成效,慢慢地,小区矛盾少了,一些原本矛盾突出的家庭生活回归了正常。
王先朋说,大家认可微网格长的工作,没有别的技巧,就是要用心用情,当好邻里“贴心人”。
为了更加精准服务邻里,特别是独居空巢老人、单身大龄青年和有心理疑惑的青少年,她牵头成立的“小红花帮帮团”,成员已达到1351人,服务范围也日益精细,分成网格红娘帮帮团、矛盾调解组等,成为了社区人人皆知的最强IP。
其中,网格红娘帮帮团已举办公益相亲会25场,吸引超1600人次参与,成功牵线47对。同时,鉴于小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85位,其中不少是独居或空巢老人的现状,“小红花帮帮团”设立了专门的“老人照料组”。该组由11名热心的微网格长组成,对7名独居老人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长期结对帮扶。许多老人生活上遇到难题,会第一时间向身边的微网格长求助。因为离得近、响应快,年龄相仿更易沟通体谅,赢得了老人们的深度信任,被亲切地称为“比家人还贴心的身边人”。
“虽然忙碌,但内心无比充实和快乐。”回顾这两年的微网格长工作,王先朋说,作为一个老党员,只要党有号召,群众有需要,身体还允许,就会一直在微网格长岗位上干下去,家庭和睦,社区和谐,咱们的城市就更加美了。
(正观新闻记者 覃岩峰)
编辑: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