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街道安。”在郑州核心商圈腹地,一片仅0.19平方公里的“袖珍”版图上,金水区杜岭街道西里路社区,正以“绣花功夫”编织一张以网格为经纬的精细化治理画卷。
“袖珍社区”藏乾坤,承载着7个居民楼院、5家公共单位、55家市场主体的多元需求,而西里路社区就是以5个网格、17个微网格与2个专属网格为“作战部队”,以“绣花功夫”打磨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生动样板。
全链条锻造“治理绣花针”:“持针绣花”有力量
治理效能的关键在人,那么谁来“持针绣花”呢?西里路社区聚焦“选育管”全链条,精心锻造一支结构优、能力强的网格铁军。
力量之一:精准“选才”广开源。 社区突破单一来源,将职能部门骨干、优秀年轻干部、公共单位代表等23人纳入网格员与微网格长队伍,更创新吸纳外卖骑手、商户店主成为治理“合伙人”。多元血液的注入,使网格触角延伸到商圈每个角落。
力量之二:系统“育才”提能力。每周定期的专业培训,覆盖消防急救、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实战技能,4名网格长已实现专业“持证上岗”;畅通的晋升通道更点燃队伍内生动力——社区书记郭琳正是2023年从优秀社区干部中考入事业编的鲜活例证。
力量之三:科学“管才”激活力。社区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平台,实时掌握网格员巡查轨迹、事件上报情况,以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评优表彰、工作补贴挂钩,差异化激励机制让网格服务效能持续升温。
多元共治解民忧:“持针绣花”功夫硬
绣花贵在功夫!面对基层治理的复杂课题,西里路社区以创新机制凝聚共治合力,练就不寻常功夫,让难题在网格内化解。
功夫之一:“凉亭议事会”让矛盾不出格。每月25日固定成为社区“说事日”。网格员、辖区单位、党员群众围坐凉亭,围绕网格员收集的议题,按照“提、议、办、评”四步走,敞开交流、集体决策。今年以来,22个治理顽疾在此破解——从4个老旧楼院的智能门禁、暖气管网焕新,到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托管角的落地,民生关切一一回应。针对房屋漏水、噪音扰民等“小微矛盾”,网格员化身调解先锋;而涉及财产纠纷等复杂事件,社区则联动律师、民警、综合执法等专业力量协同攻坚,31件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于萌芽。
功夫之二:校社联动为治理注入“青”动能。社区携手郑州幼专打造“多Young青春”实践站,吸引500余名大学生深入网格。通过“思政实践进网格、志愿服务进楼院、邻里互助进万家、应急救护进校园、文化传承进心田”五进活动,青春力量成为治理生力军。依托“需求—专业”匹配机制,“睦邻乐童小学堂”“手拉手绘本阅读”等项目惠及辖区儿童,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区服务力。
织密服务一张网:“绣花功夫”幸福来
在西里路社区,每一个网格员都是“六边形战士”,集“宣传员、巡查员、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为一身,战斗力爆棚。
爆棚之一:安全守护无死角。网格员对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开展常态化巡查,结合网格平台视频轮巡功能,实现安全隐患“秒级响应”。今年6月,一次例行巡查中,网格员敏锐发现某摄影器材店内浓烟弥漫,火速拨打119并组织店员扑救,最终挽救了价值千万的资产。针对独居老人、困难家庭,社区建立“一对一”精准联系机制,确保关怀时刻在线。
爆棚之二:幸福社区齐共建。社区成功培育“百享剧社”“平安巡逻队”等16支社会组织,依托“文明小杜”小程序,创新推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居民、商户参与文体活动、平安守护的热情被有效激活,一个融合居民、社区、商户的线上互动服务生态圈逐步成型。
奋进只有里程表。站在新起点,西里路社区党总支书记郭琳表示,将以此次全市观摩推进会为契机,围绕市委“十个一”治理新格局部署,在锻长板与补短板中持续深化网格治理创新,让这根0.19平方公里的“治理绣花针”,继续穿起民生千条线,为郑州建设全国高效能治理标杆城市贡献坚实的基层力量。
(正观新闻记者 党贺喜 鲁慧 文/图)
编辑: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