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徐红燕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新密市城关镇高沟村的街巷中。她走走停停,目光扫过每一处角落——电线是否垂落?独居老人院门是否开启?作为新密市高沟村的一名网格员,她早已习惯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眼睛捕捉每一户村民的冷暖。

织密信息“基础网“

网格虽小,但是工作千头万绪。徐红燕深知精准信息是治理基石。她一手依托基层数字化工作台,线上细心核对;一手推开村民家门,逐户“拉网”摸排。125户527人的信息,11个特殊群体的状况,1处隐患点,6家企业组织的动态……最终汇聚成线上线下精准一致的“活地图”。这些数据无声流淌,为村委决策提供坚实支撑,也为精准服务铺就了道路。

急难愁盼事不过夜

在徐红燕看来,网格里无小事,凡事皆需主动发现主动出击。今年以来,她共排查出道路破损、水管老化等45处隐患,18件现场解决,27件迅速上报。“帮扶日”走访时,得知村民冯某因缺钱就医,她立即发起网格募捐,63户村民一天之内筹集1.11万元。当发现独居老人高某家中电线垂落脆弱危险,她立即电话召来专业电工更换。“以前找干部要跑村委会,现在网格员天天村里转,有话随时能说!”村民朴实的话语,成了徐红燕工作价值的最好注脚。

多元力量拧成一股绳

治理之网,从来不是独弦琴。徐红燕积极呼应新密市委市政府“一村(格)一警”部署,将村“两委”、包村民警、干部紧紧凝聚在网格之中。线上网格群、线下恳谈会,织就了信息收集的大网。去年10月,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翻新剑拔弩张,她在群内发现火苗,立即赶到现场,同时联动民警、村干部在网格议事室架起调解桥梁,最终矛盾化解于无形。近年来,高沟村凭借“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民调队伍”协同发力,成功实现了辖区“零案件、零事故、零上访”的治理目标。

指尖轻点服务提速

面对新时代治理要求,徐红燕主动拥抱数字变革。她灵活运用“连心群”、村视频号,让政策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手把手教会村民使用“郑好拍”“在新密”小程序上报问题。从邻里摩擦到管道漏水,小问题即刻处理,复杂事项平台流转、全程跟进。村民通过“郑好拍”上报断裂线杆,她核实位置后平台派单,短短两日隐患即被清除。曾经“跑断腿”的办事模式,已被“在家等结果”的便捷体验取代。

在党建引领网格化的实践探索下,高沟村的网格化治理已结出硕果,群众满意度稳步攀升,邻里和谐蔚然成风。徐红燕奔走在网格中的身影,正是一座看得见、摸得着的“连心桥”,她织密的是信息网,连接的是村民的心。当更多像徐红燕一样的网格员深耕“责任田”,郑州的乡村治理之网将会愈发紧密、牢固。

(正观新闻记者 郭涛 文/图)


编辑:宋雨馨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