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时间,一棵树从新绿初绽到开花结果秋收冬藏,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蹒跚迈步讶讶稚语,那么走过一年的中原科技城又是个什么模样呢?
9月16日,郑州中原科技城举行了成立一周年建设推进会,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州中原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孙建功作中原科技城成立一周年工作报告,提交了一年的成绩单。
去年9月15日揭牌成立的中原科技城,位于郑东新区北部,总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主要由核心区龙湖北部片区、先行区智慧岛和拓展区科学谷三大片区组成,是集科研、孵化、转化为一体,立足郑州、辐射全省、面向国际开展科创活动的重大平台,肩负着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引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光荣使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原科技城创立伊始的建设目标也很稳健:一年起步、三年初具雏形、五年基本成型。在科技城管委会提交的这份清单里,从五个方面记录了去年一年不俗的“起步”成绩。
引进的项目中名企荟萃大牌云集
首先是探索形成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轮驱动新模式,引进各类优质项目143个,总投资超1600亿元,认定各类高层次人オ908人。
在头部企业方面,引进了阿里巴巴河南区域总部、华为河南区域总部、上汽集团云计算软件中心、安钢集团总部等头部企业26个。其中,上汽集团云计算软件中心建成后将是全国汽车行业最大、最先进的云计算软件数据研发中心。
在省内外科技企业方面,集聚了大唐融合中原总部、中科天玑中原区域总部、天眼査、启迪睿视等省内外科技企业项目18个。其中启迪睿视本年度营收突破1亿元,汇聚世界著名半导体科学家曹强以及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张治等多名顶尖人オ。
在人オ团队项目方面,引进了猎鹰消防科技运营基地、铂爱智声智能掌上超声研发中心、中科海微中原研发中心等人オ团队56余个。其中,张建伟院士领衔的中原动力机器人项目已经研发出智能保洁、智能巡检和智能目检3款机器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关节模组已实现量产。
在大院名所方面,引进了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郑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实验室郑州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和创新中心17个。其中,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共建的中科大数据研究院已集聚各类高层次人オ200余人、拥有发明专利40余项,研发投用多种产品。
在服务平台搭建方面,引进58科创数字经济产业园、启迪启智园、西门子赋能中心、瑞士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1个,挂牌英国伦敦、德国汉堡、新加坡3个国际离岸创新孵化中心,为中原科技城引进国外优质项目及高层次人才打通国际渠道。
后续服务“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
其次是做好项目引进后的服务,打通项目落地建设最后一公里。依托建立的10个特色园中园载体,推动前期已签约的89个轻资产项目落地办公70个,剩余未落地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装修等前期准备工作。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先后推动海康威视郑州科技园、大华股份郑州科技园、中原科技城人工智能科技园、中原科技城科技创新园、中原科技城人才包业园、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复星国际中央创新商务区、上汽集团云计算软件中心项目土地挂牌有序推进。
积极推进项目投产投用,推动鲲鹏软件小镇(期)102栋建筑基本完工,完成投资93亿元,9月底部分即可投入使用,北京超图、北京农信通等首批项目即将入住办公。启迪科技城(一期)整体进度完成85%,年底前部分可投入使用,届时国家能源集团河南公司、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国科量子等首批项目将入住办公。
初步建立了六大创新服务体系
在报告中,中原科技城管委会详述了在过去一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初步形成的六大创新服务体系:
一是“双拎空间”服务体系,做到让企业“拎包办公,拎包入住”。全区整合楼宇资源150万平方米,可立即使用近50万平方米;拎包入住方面,通过回购存量安置房、租赁国有平台公司公寓、调剂省直人オ公寓等途径,储备人オ房源2166套,已投用320套。
二是政务效能服务体系。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理念,上线人才引进一件事“英才汇”服务平合,实现人才政策免申即享,变“线下跑趟”为“网上兑现”,全面实施“一网通办、一次办成”。
三是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支持,设立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撬动复星国际、交银资本等社会资本投入,引进中原绿色产业基金、河南铁投私募基金等基金管理机构13家,为中原科技城科创企业和人才发展提供强有力融资保障。
四是人オ服务体系,出合《中原科技城建设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实施意见》和“龙腾十条”人才政策,制定16项配套实施细则,提供高层次人才引进、创业、安居、教育医疗等全方位支持,打造河南省首个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
五是科创要素体系,依托国家专利审査协作河南中心、郑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大国家级平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商标等科创要素保障。
六是开放场景服务体系。布局了国内首条商业化运营自动驾驶公交线、行业首个无人场站和行业内首款无驾驶室的洗扫车,分批投放100台自动驾驶微公交和100合自动驾驶乘用车。
产业方向逐渐明晰,政策逐步完善
在创立之初,中原科技城的产业方向尚不甚精准,在边实践边总结的过程中,产业方向渐渐明晰起来,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数字产业、生命科学为主导的“2+N”产业体系。数字产业方面以人工智能、信创科技两大领域为核心,研究细分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鲲鹏生态、信息安全、商用密码、软件服务等产业门类;生命科学方面,重点围绕医工融合、高端医疗器械细胞及基因医学等领域进行布局。
为完善产业政策,相继制定了《中原科技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重大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办法》《促进商用密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办法》等。
成功举办系列活动 营造浓厚科创氛围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原科技城还依托全国“双创”活动周的契机,大力推进了“一馆”(中原科城学术交流中心)“一厦”(智慧岛大厦)“一街”(审协河南中心双创展示街)“一坪”(智慧岛中央草坪)建设改造和智慧岛区域整体环境提升。高水平筹备商用密码大会,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大赛、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推动密码产业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组织承办2021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企业(项目)路演、2021“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等活动,激发创新活力,营造了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未来与展望
听取管委会的汇报后,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在随后的讲话中要求,要再明确目标,既要有等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也要保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紧紧围绕中原科技城的目标特征定位,坚持规划引领、评估在先、严格准入、集约节约推进项目招引和落地。要再突出重点,聚焦高层级创新平台的引进和培育,积极争取国家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在郑州落地布局;聚焦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以更低成本的准入条件、更高效率的落地服务、更优质量的公共服务吸引青年人才;聚焦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智力度,坚持深耕细作,形成“滚雪球”式的集聚之势;聚焦项目建设,滚动推进“三个一批”,全面掀起项目建设高潮。要再深化改革,用好“关键一招”,推动人才服务“一件事”闭环、审批服务“一枚章”落地、社会化服务“一扇门”覆盖、要素保障“一条龙”供给、工作推进“一体化”联动,打造适合郑州的制度体制优势,走好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路子。
当然,在讲话中,徐立毅对中原科技城一年来的发展给予更多的还是鼓励和肯定。他说,实践充分证明,规划建设中原科技城的决策部署,顺应发展趋势、符合科创规律、契合郑州实际。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全力加快中原科技城建设,以此为突破推动郑州科技创新更加活跃、发展动能更加充足。要再提升认识,站位“国之大者”,以对长远发展负责的态度,以更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把中原科技城建设成为“高地”中的“高峰”。
中原科技城是大郑州区位最优、生态最好、价值最高的区域,具有科技创新的先发优势和坚实基础,作为中原大地的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新时代发展引领者,她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我们常说与时俱进,日新月异,我们对中原科技城是这样期待的,她也是这样做的。
一年时间,中原科技城从一个梦想一笔一划渐次落地成真。
三年之后,相信她会以一个更完美的雏形呈现在我们面前。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座新城款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