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寺创建自汉唐,培修在明清,中历宋元。千载以来,古寺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见证了不少荡气回肠的历史。

1939年至1950年,光福寺的大雄宝殿一度化身有基本英文原版书籍18万册之多的大学图书馆。

大雄宝殿为什么会变成图书馆?泸山千年古刹光福寺,竟孕育过一段伟大、光辉的抗战教育史?这段历史鲜为人知。

大雄宝殿藏万卷,三圣殿中供英名

1937年,日寇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平、津沦陷,北洋工学院奉命内迁。

1939年年初,院长决定以泸山七座庙宇暂作校舍,同年3月招生。9月13日,“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经批准创建,院长变校长。

这所以“光福寺大雄宝殿为图书馆、三圣殿为教师办公室”的高校,首任校长就是有“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位拓荒者、奠基者”之称的李书田博士。

▲首任校长李书田,图源网络

办学期间,学校98名教授、讲师中,留洋回国的就有60多人;院士级教授魏寿昆先生1939-1941年期间任康专矿治科主任、化工科主任;康专数学系首席教授曾炯之是我国第一位抽象代数学家......

▲教授后代至光福寺探访父辈踪迹,图源网络

如今光福寺的三圣殿除了供奉西方三圣,还供有二十位病逝西昌、有功于国家民族的康专教授牌位。

首批参军学生,全部为国尽忠

学校早期的学生不少来自日寇占领区,一九四三年民族危亡时刻,康专是全国第二所全校男女学生全部自愿参军高等学府。

后经学校严格筛选,只批准了金声满、朱尧夫等50余人入伍。

他们成为了驻印军或远征军的一员,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他们因文化水平较高,有专业知识,有的被派作翻译,有的作军医,大部分作坦克兵。

第一批参军的50多名学生,全部马革裹尸,为国尽忠。

光福寺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史上国立康专办学11年(1939至1950),在级别最高、考试最严的公费留美考试和全国大学生毕业会考中,康专接连三届名列前茅,共招生3000余人,其中行业翘楚达1500人以上。

其中有土木工程科毕业的中国十大工程设计大师杨仲谋、获得国家发明奖的航天高级工程师张嘉惠、航天材料专家陈明义、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田禾、遗传育种教授王成俊……

毕业生中供职中科院、航天研究院、中国兵器研究院、中国物理研究院、核工业研究院,获国家专利奖的康专学子,数不胜数。

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在泸山光福寺办学育才对国家、民族的作出了贡献,是光福寺历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

1950年3月27日西昌解放,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改名西昌技艺专科学校。此后又改名为:西昌农业学校、西昌农业专科学校。

▲学校遗址纪念碑,图源网络

及至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与西昌师专、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整合为今天的西昌学院。

▲现西昌学院,图源网络

来源:西昌光福寺 (若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