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首个全国科普月

炫酷!“科学之夜”来了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科普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9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后首个全国科普月,当人工智能的浪潮与青少年的奇思妙想在郑州碰撞,当“郑州智造”的硬核科技与科普的温度同频共振,我们正站在科学普及事业承前启后的崭新节点。

郑州日报今起推出“聚焦首个全国科普月”专栏,通过记者走进科普活动一线,用鲜活的笔触记录科学普及的生动实践,深度挖掘活动期间的典型案例和工作成效,展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郑州图景。

昨晚的郑州科技馆人声鼎沸。

作为2025年全国科普月“千馆并进筑基科素”联合行动的重要一环,郑州科技馆开展了“探馆联动活动”“科学创意嘉年华”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学之夜”专场活动,为公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

“选我,我要尝一尝。”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在郑州科技馆一层大厅“星河”屏下响起,这里正开展着“极寒之旅” 科普秀活动,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将展台紧紧围住,现场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大家看,这零下196℃的液氮,威力可不小,能让鲜花和棉花糖瞬间变成脆生生的‘冰雕’。”郑州科技馆科普秀负责人张萌萌戴着手套,搭档同事在展台上用盛满液氮的保温壶,依次将鲜花和棉花糖浸进壶里,接触液氮后鲜花由软变硬、一碰即碎。“冒着白雾,吃起来冰冰凉凉的。”前排的小朋友牛牛分到了液氮棉花糖,兴奋地说吃起来好像冰淇淋一样。

趣味十足的科普实验 记者 徐宗福 摄

​当零下196℃的液氮遇到100℃的开水会怎样?活动迎来了本次科学秀的重头戏——“液氮大爆炸”实验,张萌萌将开水倒入装有液氮的桶中,冰与火的瞬间碰撞,“嘭”的一声,一团巨大的白色云雾腾空而起,惊呆了现场的家长和小朋友们。张萌萌表示,科普秀互动性很强而且参与度很高,“液氮实验”贴合生活实际,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深切感受到科学的无限魅力,点燃孩子们内心的好奇之火,培育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向往。

昨晚的“科学之夜”不止于趣味十足的科普实验,一场 “科学观影”《钱学森》和科普剧《以科学之名,铸国家脊梁》,同样让科学的精神与力量在舞台间传递。

“看到钱学森爷爷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回到中国的画面,非常打动我。”在经开区上四年级的岳同学,跟好朋友一起观看后表示,“我为祖国感到自豪,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要为国家做贡献。”

记者现场了解到,“科学之夜”还安排了“科学闯无限”任务打卡环节,带着5个问题前往科学展厅探寻答案,完成任务前10名者可获得一张“幸运卡”,体验科学工作室科学课程一次。“打卡差不多花了我40分钟,过程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开学将成为初一新生的邢同学表示,接触到更多科学实验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000张夜场票秒抢完。”据郑州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除周末正常预约人数之外,当晚额外投放3000张“科学之夜”观影票,延长科技馆闭馆时间,尽力满足更多人亲近科学、感受科学魅力的需求。

本报记者 刘盼盼


编辑:宋雨馨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