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在弥勒给全省旅游执法系统的干部做培训,那时候我刚刚结束某办为期一年的借调回到原单位,服务对象旅游局执法总队的朋友抬爱,便去讲了一节课。主办方安排的时间应该是四十五分钟,结果某央媒的那个舆情专家一直讲,一直讲,平心而论,讲得不怎么样,对实际工作的开展帮助不大。后来我想想,可能是故意的,毕竟原先旅游局是他们的客户,后来客户被我们抢了,心里不舒服也是正常的。但这么一来该网在我心中便没什么份量了……

轮到我的时候,离午餐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了,当时杨副总队长对我一通介绍,江湖中遇到这种局面很正常,毕竟得罪不起央媒。于是我还是上去讲,我是这么开头的:“诸君辛苦了,接下来诸君还会更辛苦,因为旅游舆情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可以无限发酵的……”,不幸被我言中了,我很快的就拉完了PPT,表示真想学的课后可以找工作人员拷贝,某个领导希望我再讲讲,我表示大家都饿了,话多不甜……

我是2022年决定离开云南的,那一年我三十岁,那年我担任另一央媒的副站长,按级别换算是副处。媒体的官先天要低半级,记者见官高半级,这一增一减就抵消了,当然这个理论不适用部分媒体,那些媒体的官职是真有含金量。 红河县文旅局这个事件给我的感受是这些年的舆情培训都白干了,工作人员的舆商堪忧啊。但舆情没有出在大理、昆明、丽江、版纳这些旅游热门城市说明我们那些年也没有白干。

人在舆情领域,虚荣是祸根之一,很多人对权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就导致舆情发生。朋友圈有个小姑娘,就考试很厉害那种,然后考上了某事业单位,然后有一次去省厅不知道干个啥事,完了吐槽省厅工作氛围压抑…… 她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我已经到了省厅了,省部级是常人对权力所能想象的最高机关了。

那个消息被我看到了,发给了相关朋友,说你们该改作风了。朋友问这是谁?我说你应该想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我肯定不能告诉你呀!仔细品品,红河县这个宝妈和那个女孩的动机是一样的,单纯的满足虚荣心……

就我而言,我希望不管是公众也好,还是所谓的当官的也好,都能够领会“公职人员”“公务员”这些词汇背后的良苦用心。但这任重道远,整顿干部队伍,从消除特权思想开始吧。(来源:舆观之下)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