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濮阳县概况

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与濮阳市同城同名。全县辖12镇8乡,县域面积13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0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1.12亩),2020年户籍人口123.26万人,2022年常住人口94.73万人。

濮阳县是中原油田主产区,18个乡镇涉油,油气产量分别占中原油田总产量的70%和90%以上;文96、文23战略储气库总库容110亿立方米,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储气库;岩盐储量1400亿吨,有巨大的盐化工发展潜力。

濮阳县是人口大县,远离中心城市,曾是省级贫困县。也是农业、油气资源大县,曾经辉煌的中原油田及现在的中部地区最大的储气设施都在该县。受惠于中原油田现代化产业的洗礼、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及持续加力以工业化为引领的县域经济发展,目前的濮阳县,在全省县域发展位次逐步提升,在濮阳市域也领跑其他县市。

二、总体经济运行分析

从总量看,2008-2018年,GDP总额逐年提升至最大418.3亿元,2019年经济普查GDP实际数变为263.9亿元,出现大幅的降低,之后恢复正增长,2023年GDP为319.9亿元,是2008年的2倍多。

GDP总量在全省的位次看,2013年之前,一直处于全省前三分之一方阵,2014-2018年,进入全省前18位,2019年后降至全省40位以后,2022年在全省位于第41名。

从占比上看占全市的比重起伏变化,2016年之前整体占比是增加的,2016-2018连续三年下滑,2019年之后占比降至20%之下,2023年占比17.3%,较2008年下降了4.7个百分点。

从增速对比来看,除2019年低于濮阳市1.7个百分点,2018-2019两年不及河南省增速之外,其余年份濮阳县GDP增速均快于省市水平,但增速的差距在逐年缩小。

从人均GDP绝对量来看,2019年经济普查前,人均GDP总额不断提高,2018年达到最高为4.3万元,在濮阳市五县市中一直除2011年排第3位外,其余年份均在全市前2位(2013年后范县人均GDP稳居全市第一位),在全省的位次保持在50位左右波动。经济普查后,同GDP保持一致,人均GDP出现大幅下滑,2019年仅为2.75万元,退至2013年的水平,2022年为3.44万元,是2008年的2.48倍,降至全市最后一位,降至全省100位左右。

人均GDP不及省市平均水平,2019年之前,占全市、全省比重稳定上升,最高为2017年,占全市比重为95.62%,占全省比重为89.4%,经济普查之后,占省市比重大幅下降,2022年,占濮阳市人均GDP比重为68.11%,占河南省比重为55.4%。

人均GDP增速与GDP增速保持一致发展态势,近四年除2019年不及省市水平外,其余年份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2022年,濮阳县人均GDP增速为7%,高于濮阳市1.7个百分点,高出河南省2.5个百分点。

三、分产业经济运行分析

(一)产业格局与发展方向

产业格局:

濮阳县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培育形成了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打造5大集群13条产业链,其中4个集群11条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濮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载体,成功引进华能风电、天顺风能、远景智能风机等企业,形成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围绕国内500强--德力西集团,成功招引恒源电工等配套企业十余家,拉长电子电气装备制造产业链。围绕全球500强--中国建材集团,相继落地光热光电玻璃、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等企业,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进一步增强。引进巴德富、浩森生物等企业,化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同时依托传统农业优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产业方向:

致力于打造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扩大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供给能力,谋划发展氢能,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和园区化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绿色能源基地核心区。做大做强玻璃新材料、耐火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建筑新材料、医用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打造“材料之都”。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做大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发展新能源装备、特种节能环保装备、智能电子电气装备;做大做优主食制品、肉制品、油脂制品、休闲食品,打造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基地。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二是聚焦生命健康领域,构建“医药中间体—生物医药—基因工程”产业链。三是推动与大院大所联合等模式,创新发展新兴业态。

(二)产业结构分析

濮阳县是工业强县,2019年之前,二产高位引领全县经济发展,占GDP比重均保持在50%以上,但呈现下降趋势,三产则逐年递增反向变化。2019年以后,三产超过二产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动力。2022年,濮阳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8.7:27.3:54.0。

(三)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濮阳县立足石油化工“老饭碗”,换道领跑发展。一方面,依托良好的化工产业和农业基础,推动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开展“高位嫁接”,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发展、向中高端延伸。围绕专用化学品、电子化学品、电子电器、耐火材料、农副食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更新和设备更新,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智能家居制造、电子及精密器械制造、化工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氢能与储能等新兴产业,打造产业集群。

近些年濮阳县经济规模持续扩张、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主体力量壮大,濮耐股份、蔚林股份、明海光电、天顺风能(濮阳)、中建材(濮阳)光电等一批主业突出、自主核心竞争力强、行业区域带动作用明显的领头羊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升级的势头良好,具有区域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强劲

2018年之前,规上工业增加值总体增长(2016年绝对量下降但增速保持为正),2017年达到最大值为246.6亿元,2015年占全市比重为最高28.9%,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约为1%;2018年之后,数据调整幅度较大,增速依然强劲,2023年增速为8.5%。

从与省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对比来看,除2019年不及省市增速水平外,其余年份增速均超过全市全省,特别是近两年,逐渐拉开与省市增速的差距。2023年超过濮阳市5.9个百分点,超过河南省3.5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服务业增加值总额总体不断增长,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先升后降再降,在全市保持首位,在全省位次提升显著,由2008年第58名提升至2022年第27位,提升31个位次。

从服务业增速看,与省市服务业增速交替运行,近十年保持一致发展趋势,2022年濮阳县服务业增速为4%,高出濮阳市1个百分点,高出河南省2个百分点。

服务业分行业看,2019年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十四年来则稳定增长。

从不同类型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额比重看,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占比与其绝对量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分别在2019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相反交通运输业则在2019年后占比大幅提高,金融业占比稳步提升,2022年占比为5.9%。房地产业占比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022年占比为12.8%,与2009年持平。

(五)重点企业分析

濮阳县主要龙头企业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致力于将濮阳县打造成为中东部地区重要的工新材料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其中新材料产业集群聚焦丙烯、糠醛、硫化工、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集群聚焦光伏装备、风电装备、氢能与储能产业、新能源发电产业链等;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则重点关注农副产品加工、焙烤食品产业链;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企业深耕于智能家居、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及精密器件制造等领域。

四、财政收支分析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及占全市比重不断提高,收入总额稳居全市第一,在全省位次保持在40位左右,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7亿元,2022年达到17.9亿元,是2008年的5.3倍,2022年居全省第37位,较2008年下降4位。2019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最高为5.7%,2022年占比为5.5%。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逐年增多直到2019年达最高为75.9亿元,2020年稍有下降为72.5亿元,2022年为51.8亿元,居全市第一位,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0%左右。在全省的排名,2021年排名最靠后为40名,2022年在全市仅上升了4个名次。

财政自给率下滑,与省市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22年为34.5%,低于濮阳市1.9个百分点,低于河南省5.5个百分点;与自己相比,高出2008年8个百分点,2018-2019连续两年低于20%。在全市的位次由首位下降至倒数第二位,近两年回到了全市第一位。在全省的位次由2008年49位升至2022年52位,下降了3个位次。

税收总额逐年提高,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有所下降但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占全市税收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税收收入12.6亿元,是2009年的4.1倍,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7%,较2009年下降9.9个百分点。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整体提高0.5个百分点,但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

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断增长,绝对量不及省市平均水平,但差距在逐渐缩小。2022年,濮阳县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886.1元,是2008年的5.7倍,占濮阳市比重为60.4%,占河南省比重为43.7%;2022年,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相较2020年大幅下降,为5471.8元,占濮阳市比重为63.9%,占河南省比重为50.7%。

五、金融业发展分析

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总额不断增加,占全市存贷款比重同步增长,存贷款绝对量居全市第一,存款余额在全省位次基本稳定,贷款余额在全省位次明显提升。2022年濮阳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88.7亿元,是2008年的6.78倍,占濮阳市比重为15.1%,较2008年提升2.2个百分点;贷款余额为286.5亿元,是2008年的14倍多,占濮阳市比重为17.6%,较2008年提高5.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1位,提升43位。

存贷比高于濮阳市,不及河南省。2022年为73.7%,居濮阳市首位,全省第11位,十四年间,存贷比显著提升,由2008年的33.8%提升至2022年的73.7%,提升约40个百分点。在全省位次由第82位,提升至第11位。

人均存贷款余额均稳定增长,占省市比重同步变化,但人均存款省、市排名均下降,人均贷款省、市排名反向变化,显著提高。2022年,濮阳县人均存款余额为4.1万元,是2008年的7.5倍,占濮阳市人均存款余额比重为59.7%,占河南省的比重为43.8%,分别较2008年提升了16.3、9.8个百分点,在濮阳市的位次由第3位降至最后一位,在河南省的位次由82位降至第100位,下降了18位;2022年人均贷款余额为3万元,是2008年的16.3倍,占濮阳市人均贷款余额的比重为69.4%,占河南省的比重为39.4%,分别较2008年提升27.4、22.5个百分点,在濮阳市的位次由第4位提升至第3位,在全省的位次由97位提升至52位,提高了45位。

六、居民收入分析

近五年,濮阳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额不断提高,但不及省市平均水平,绝对量稳居濮阳市第1位,河南省第44位,占濮阳市、河南省比重逐步提升,2022年占濮阳市比重为100.5%,占河南省比重约为93.5%。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基本远超濮阳市增速,2022年快于濮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个百分点。

分常住地来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额不断提升,占省市比重同步变化。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8年的1.1万增至2022年的3.4万,一直位居第一位,2022年占濮阳市、河南省的比重分别为90.4%、87.8%,分别较2008年提高了3.7、4.4个百分点,在全省的位次由34位下降至54位,下降了20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8年的0.4万元增至2022年的1.9万元,提高了4倍多,高于濮阳市水平和河南省水平。2022年占濮阳市、河南省的比重为106.9%、100.8%,分别较2008年提高了3.2、6.1个百分点。在全省的位次由2008年的59位提升至2022年的47位,提高了12个位次。

2022年,濮阳县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较2008年提升了0.8个百分点。2022年居全省第46位。

  七、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平稳增长,增速及占全市比重起伏变化,投资绝对量居全市第一,在全省位次提升明显。据初步核算,2022年濮阳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87.4亿元,是2008年的8倍多,占濮阳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8.1%,与2008年相比低1.2个百分点。2020年居全省第11位,相较2008年提升了17位。2022年,濮阳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8.5%,高出全市5.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11.8个百分点。近7年,除2019年濮阳县固定资产投资为负增长不及省市水平外,其余年份增速均超过省市平均水平。

八、社会消费分析

经济普查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占GDP比重稳步增长,2019年之后社消零绝对量及占GDP比重出现较大下降,在全省排名同步下滑。2022年濮阳县社消零总额为139.3亿元,是2008年的2.8倍,占GDP比重为42.7%,较2008年提升8.3个百分点,居全省30位,较2008年下滑16个位次。

人均社消零变化趋势与社消零总额保持一致,2019年之前逐年增长,2018年达到最高约为1.8万元,居濮阳市首位,近三年在全省排名大幅度下降,2022年全省排名为78名,人均社消零水平占全市比重超过100%,占全省比重保持在77%以上,最高为2017年接近90%。2019年之后,人均社消零绝对量及在全市全省排名、占全市全省比重出现大幅下滑,2022年,在全市居中位,居全省78位,较2008年下滑40位,占濮阳市人均社消零的比重仅为74.7%,占河南省人均社消零的比重仅为59.5%,较2008年下降18.4个百分点。

社消零分行业来看,2019年之前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总额稳步提升,之后大幅下降,批发零售业占社消零比重稳步提升,住宿餐饮业反向变化,整体下降。2020年批发零售业绝对量为105.9亿元,是2009年的2.3倍,占社消零总额的比重为85.4%,较2009年提升了近8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绝对量为18.1亿元,是2009年的1.5倍,占社消零总额的比重为14.6%,较2009年下降5.9个百分点。

九、人口规模分析

濮阳县是人口大县,2020年户籍人口达123.3万人,2022年常住人口94.7万,在濮阳市属常住人口最多的县,在全省102县市中常住人口数一直处于前15位,2022年居全省第13位,十四年来,外流人口数持续增多,人口流失率不断扩大,常住人口数占濮阳市比重整体呈递减趋势,2022年占比为25.3%,较2008年下降4.5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处全省中间水平,不及省市平均水平,2022年城镇化率为44.5%,低于濮阳市7.1个百分点,低于河南省12.6个百分点。2022年城镇化率居全省第56位。

从就业人员数看,濮阳县就业人员数变动幅度不大,2017年就业人数最多,达71.6万人,2014年之前一产就业人员占比在50%以上,之后逐渐下降,2019年一产就业人员占比依然接近40%。

濮阳县人口年龄结构与省市及全国差异支出主要表现在0-14岁及15-59岁区间段,60岁以上人口数占比基本与省市及全国水平相当。

十、公共服务分析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数和在校学生人数有所减少,但专任教师人数增多,师生比不断提高,教育资源更充沛,其中,基础教育学校数由2009年495所降至2022年244所,在校学生数由2009年的18万人降至2022年约15万人,专任教师数提高了1688人。

千人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均不断提升,分别由2008年的2张、2人提升至2020年的7张和6人。

县域发展战略分析

“十四五”发展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稳增长、促转型,强基础、惠民生,勇当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具体地:

(一)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带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建设绿色化工公共研发中心、光电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优化创新生态,完善人才政策,加快创新人才集聚,打造创新高地。

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培育300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200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中东部地区重要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二)协调发展,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优化县域空间布局,对标“濮濮一体化”,主动承载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统筹布局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与市主城区空间一体、交通同城、产业协同、生态共享和设施对接,推动实现同城同质发展,建设“有颜值、有内涵、有品位”的市域副中心城市

(三)开放发展,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动行政管理效能持续提升;加快推进投融资平台、开发区体制机制等各项改革;聚焦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引资;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建设豫鲁毗邻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四)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推进大众创业,稳定和扩大就业;优化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加快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等,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二、综述

近两年,濮阳县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高度重视行业龙头企业招引,围绕三大主导产业、五大产业集群,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氢能与储能等13条新兴产业链,走出工业强县,产业强县路子,创新驱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重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各项指标均处濮阳市首位,多数经济发展指标居全省前三分之一方阵,总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些许问题,如:

(1)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不够高(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科技产业布局少)、龙头企业少、产业链不完整;

(2)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收入比大,处于全省中间位置),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还存在短板;

(3)要素瓶颈制约凸显(环保、能耗“双控”政策日趋严格,环境容量、能耗指标与发展需求不匹配)等。

对策建议:

(1)聚焦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龙头带动,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向更高层次集聚集群发展;

(2)聚焦新型城镇化,促进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聚焦乡村振兴,筑牢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按照“濮濮一体化”思路,加快副中心城镇建设,争创省级城乡融合示范区,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3)聚焦生态保护,推动更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系统化、环境治理精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以生态“含绿量”体现发展“含金量”。

 撰稿人:耿明斋、王永苏、周立、李燕燕、王建国、屈桂林、李少楠、李甜、赵岩、原嘉昊。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