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京畿部长
近日,一种通过特定动作让体验者快速达到窒息缺氧状态的“死亡游戏”,风靡校园。根据体验者描述,该游戏大概步骤包括靠墙蹲下深呼吸、憋气,再由其他人按胸口等操作。其核心点在于,让体验者快速达到窒息缺氧的状态。有学生在游戏后迅速晕倒,直到第二天还感觉头痛头晕,家长表示“这一次这条命真的算是捡回来的”(11月3号 央视新闻)
死亡游戏有对体验者按压胸口的设置。
所谓的这个“死亡游戏”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此前就曾在校园流行,又叫“心跳游戏”或“闭气窒息游戏”,这个游戏最早源于东南亚及我国港台地区青少年当中,20世纪90年代末传入我国,在内地和沿海城市的少数中小学和大学校园传播。
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对此明确表态,“死亡游戏”极易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要求坚决制止此类游戏在学生中传播、蔓延。同时要求中小学校进一步加强管理,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虽然官方对于这种游戏严厉禁止,态度明确。但依旧难以彻底根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死灰复燃。
这个游戏中,按胸口的动作是关键,若看到孩子间出现此类动作,一定要警惕,不要当成是正常打闹。医学界对于这种游戏的危害有着明确的共识。专家表示:“死亡游戏”压迫心脏、抑制呼吸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大脑的血液和氧气相应减少。严重者导致意识丧失、全身脏器功能停止等,直接危及生命。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如果不去主动干预,任由学生去效仿和模仿,将会严重威胁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不可否认,青少年普遍都有追求刺激和猎奇的天性。不论是之前的烟卡,还是这次的“死亡游戏”。这些现象流行的背后,都反映了青少年在如今快节奏的成长环境中,追求获取短暂刺激和即时的满足感,进而来填补了他们在繁重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下深藏的空虚与迷茫。但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却缺乏了足够的自我保护观念和危险防范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界就不能置之不理。
随着“死亡游戏”在学校的风靡,这既反映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些症结,也代表亚文化的侵袭对价值取向的冲击。以玩游戏证明自己的勇敢来获取关注,或者说这种行为本身就代表了对这类亚文化的认同,值得我们警惕。遏制和铲除这类害人的游戏,也需要学校、家长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种危险游戏必须抱着零容忍的态度,予以严厉打击和叫停。这需要有关各方长点心,也要在发现苗头时及时介入,在萌芽阶段就彻底掐灭。
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呵护下一代生命安全,光靠嘴说说那完全不行。这就要学校和家长付出实际行动,也需要有关网络平台切断这种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传播源头。只有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对这种猎奇的糟粕游戏,才能实现干净彻底的铲除。
本文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