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选调生事件发酵至今,舆论对于这件事的讨论,分裂出的观点也愈发尖锐。这件事能在舆论场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有很多,但在我看来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不平衡的发展矛盾所导致,网上的很多讨论很精彩,只是遗憾的都没有说到重点,大部分留于表面,尽管这样但还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只是在专栏作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留给大家的启发不少,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提了个醒,考公梦可能正在破灭。
讨论这件事之前,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公务员和选调生,这样方便大家理解我的观点。
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其实并没有搞懂什么叫公务员,只是笼统的认为在一些政府单位或者机构上班的人就是。但事实上没有这么简单的,国家公务员,是其个人或者是单位属于行政编或者是参公性质的,同时其工资有财政足额拨款的。简单理解就是行政编制身份的人才是公务员,什么事业编等等性质的,都不是。而且大家在看一些地方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有个经费供给方式那一栏,很多是自收自支,这些也不算是。而且现在很多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都是以合同制为主,也就是这个人在岗不在编,这些也不是公务员,所以不是说一个人在某某局或者是某某政府上班就是公务员,这些年大家往往会听到说什么认识的某个公务员还没发工资,那只能遗憾的说那根本就不是公务员,只是什么事业编或者是其他性质的工作人员,由地方财政或单位提供经费的,这些在传统的官僚体系中,只是吏,也就是服务官员的,这也就是官吏这个词的由来,仅此而已。
而选调生,人家不仅仅是正儿八经的公务员,还是党政领导干部的后备人选,含金量可想而知。简单理解就是你费劲考上个公务员,大概率也就是个跑腿的,一辈子混个副科,退休有个正科待遇也就那样了,和从政没有半毛钱关系,但选调生就截然不同了。所以这样一对比,大家也就更能理解为什么嘉峪关选调生能在舆论场酿成这种级别的舆论风波,它背后的导向意义远没有一个小女生放弃工作这么简单。
因为在一个地级市,因此想放弃。这个小女生在小作文里说:“我心向自由,更爱繁华迷人眼,我不能对不起自己。”
诚然,对于一个德语文学硕士而言,文学给了她七巧玲珑心,对于人生的选择和自我的感受通过文字细致的描写了出来。现在的就业环境和她心理预期的温差感,让公众感受到的是无法理解。无法理解的人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知道公务员和选调生的重要性,对于这类人的加入表现出的愤怒和抗拒,认为如果掌管国家资源的是这种人,那无疑让人难以接受;另一部分人则是压根不懂公务员和选调生这个概念的,觉得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结果在别人看来是一种枷锁和烦恼,由此产生的错愕和震惊。进而对她进行一种情绪化的指责。
这两部分人说到底,还是自身观念和现实的发展矛盾产生的分歧,就是彼此的不理解。
现在我国年轻人普遍存在一种上岸思维,它的本质就是一种对生活强稳定的预期,反映了大家的不安全感。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种奉献精神,也不是说作为公职人员,就需要有服从国家需要,组织让去哪就去哪的思想和心理构建。只是严格来说如果没有觉悟,那么也不建议大家去考,因为公务员的工作,也不是岸上。
现在大部分的所谓公务员,都是我在前文中提到的,属于经费差额或者是自收自支性质的小吏,很多人会发现终于考上了,结果却和自己想的完全不同,导致一些年轻公务员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但也不能保证自己在私企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左右为难。
很多人说前几年还是公务员好,收入稳定。但在当时承受重压一线干活的都是一些基层公务员,他们做的执行。面对沉重的现实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并不比普通人轻松,要完成各种任务,身心俱疲。而现在,就我认识的很多公务员,他们也有各种任务和指标需要去完成,所以说到底,你考上这一份工作,不代表你能松口气,有的甚至更不容易。
想象中的基层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并非想象中的“钱多、活儿少、离家近”,可能是正好反过来的“钱少、事儿多、地方远”。一线人员在特殊时期,出勤备勤更是家常便饭。而且到了单位,其复杂的办公室关系比其他工作更甚,心理压力也更大。
从大环境来看,目前考公热依旧在持续,地方政府需要和选拔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依旧旺盛。但嘉峪关选调生事件也给我们再次提醒,高学历人才的想法可能和现实存在的差异,这个应该是目前地方政府要考虑的问题了。人才从来不是越优秀越好,而是彼此要合适,这样才能提高现在年轻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我们不能非要去指责对方不愿意付出,而是应该思考必要的资源匹配和岗位设置,非逼着高学历人才去奉献,本质是于事无补的,甚至还会产生严重危害,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