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维协同 全域智治
解码“九个一”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系列报道
一线通上下 高效治理绘新景
近日,市民王先生通过“郑好拍”上传了一张照片:明理南路与十八大街路段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被违规停放车辆占据,形成大面积视觉盲区,周边居民出行右转时,极易与直行车辆、非机动车发生剐蹭碰撞。
令王先生意外的是,照片上传后,这一事件便在网格化平台“跑动”起来:潮河办事处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事件处置岗立案后,随即上报给郑州经开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平台“判断”此处为市内主干道,需交警介入,经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协调联动处指派给交警十二支队。
在网格化平台立案派发后的第二天,王先生再次路过时,明理南路与十八大街路段已整治一新,他忍不住感叹:“以前这种事儿都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反映,现在动动手指就解决了!”
类似这样曾让城市“头痛”的治理难题,正一一被郑州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一线通上下”的协同机制下高效化解。
近年来,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城市治理的决策部署,将党的组织优势与数字技术优势深度融合,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实践创新,构筑起一核统多元、一格管全面、一屏观全域、一网揽全局、一线通上下、一键全处理、一融助创新、一法促善治、一制保安全“九个一”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实现指挥调度“一线通”、群众诉求“一线通”。
市域一体直达网格
郑东新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指挥大厅内,大屏上实时滚动着城市各个角落的监控画面和数据信息,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及时发现、流转处置基层治理中的各种事件信息——无论东西南北,郑州市域治理的“数据要素”,在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亦可实时同步抓取。
依托数智赋能,郑州建成了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通过“1+16+215”指挥体系,实现市域指令10秒直达基层,构建了“市域一体、直达网格”的扁平化指挥调度体系。
这一体系如同城市治理的“神经中枢”,让指令能够迅速、精准地传达至基层。依托这一指挥调度体系,郑州探索建立“平时、节假日、重大任务、应急状态”城市运行四种模态,根据实际需要,针对重要区域、重点时段和主要风险,明确转换条件、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加强值班值守和指挥调度,确保“平时保运行、战时能打赢”。
今年高考期间,郑州市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提前启动高考重大任务模式,各级城运中心配合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利用视频巡查系统,对全市各考点入口、周边主要路段、考生集中区域、试卷押运路线、考生食宿点等重点场所进行高频次、全覆盖轮巡。
同时,依托网格化平台,针对高考期间平台流转的考生求助、交通异常、噪声干扰等事件,三级城市运行中心做到实时接收、精准分派、快速核查和高效处置,全力护航高考平稳有序。
群众诉求一呼即应
为及时回应群众诉求,郑州整合了“郑好拍”、网格员巡查等10余个民意诉求通道,将民意诉求迅速汇聚到三级城运中心。无论群众是通过拍照反映问题,还是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的情况,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上个月,郑东新区绿地老街1期电梯施工挖断污水管,导致业主苌女士家中污水倒灌。网格员获悉后立即通过网格化平台上报至城运中心,社区党组织书记迅速联动加梯公司、民警等多方协商。经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4.5万元赔偿协议,落实房屋修复责任。
上街区锦尚新城西区因消防管道漏水导致15栋高层消防栓无水,接到市民反映后,网格员随即上报至峡窝镇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峡窝镇迅速联动消防、房管等多部门,明确开发商出资、社区监督、物业管护的整改方案,48小时内完成15处漏点修复,恢复消防供水。
网格“前哨”精准上报、城运中心高效派单、多部门协同攻坚,“一线通上下”机制打通了责任壁垒,以“民呼即应”的速度化解重大安全隐患,彰显郑州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实战效能。
大城之治,机杼万千。
党建引领之下,郑州依托“一线通上下”这一创新机制,不仅实现了上下信息的快速传递,还通过纵向动态联通各社区(村)和郑州东站、CBD等16个重点区域专属网格,横向联通110、119、120、交通、生态环保等部门和水电气暖等46个市级单位,形成一插到底、协同到边的“三平台一终端”高效指挥链路,让每一个诉求都有回音,每一寸土地都见温情。
记者 杨丽萍
编辑: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