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观看视频
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24日早间,中金黄金发布致歉公告,对遇难学生表示沉痛哀悼。
据学生描述,浮选槽的垂直高度有十几米,里面是矿浆,“类似于泥石流,人掉进去动不了。”
有业内人士表示,矿浆中含有悬浮物、化学药剂和重金属离子,具有腐蚀性和高温风险。
据公开资料,内蒙古矿业刚于7月11日召开了上半年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2024年,该公司的浮选车间实现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标;今年2月,还顺利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筛板更换。仅仅数日,却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这是一场让人痛心疾首的悲剧。6名大学生,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却又这样戛然而止。在为逝去的生命哀悼、惋惜的同时,我们更应追问。
其一,高危区域为何允许大量人员聚集?浮选槽作为工业高危区域,具有腐蚀性和高温风险,且业内人士都说“掉进去基本没救”,为什么要让学生扎堆站在格栅板上参观?难道涉事企业和校方没考虑过格栅板的承重极限吗?
其二,应急救援为何如此苍白无力?十几米深的槽体,一旦有人坠落就是生死时速。从事故发生到救援结束,现场是否有预设的紧急救援流程?是否配备了针对矿浆环境的急救设备?是否有专业应急队伍待命?
其三,企业安全承诺为何沦为空谈?涉事企业今年2月还在宣传“浮选车间实现零事故”,7月又强调“把安全放首位”。不禁让人想问,那些“已更换”“已整改”的记录,究竟是认真落实的成果,还是应付检查的摆设?
其四,学校的安全责任为何严重缺位?组织学生外出实践,本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好事,但前提是将安全置于首位。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是否实地核查过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参观前是否对学生进行过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这些环节的任何疏漏,都可能让学生处于危险之中。
目前,善后工作正在开展,但再多的补救措施也换不回年轻的生命。那些遇难的学生,或许正憧憬着毕业、工作,或许还在为论文选题烦恼。
如今,他们的逝去,留给家庭的是无尽的悲痛,留给社会的是深刻的反思。希望相关部门能彻查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给逝者家属一个交代,也给社会一个警醒,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左海涛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