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执画笔勾勒郑州的悠久年轮,有人举起镜头定格城市的浪漫诗意,还有人用细腻文字记录商城的人间烟火。面对郑州这座历史悠久又洋溢青春活力的城市,青年人如何表达他们深沉且赤诚的热爱?4月19日,“商都故事会”邀请三位知名青年艺术家,齐聚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透过线条的雕刻、镜头的光影和流淌的文字,带领观众以画为眸,以影为忆,以字为声,在“商城之心”集体告白郑州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
十年只画一座城,郑州城市手绘记录者刘炳晗用600余幅钢笔画记下他与郑州的点滴故事,见证城市的飞速成长。二十年光阴匆匆,从郑州东区的高楼线谱、金水区的梧桐大道、人民公园的绿意葱茏、国棉四厂的人间烟火,到古城垣怀抱中的商都遗址博物院,再到文庙廊柱间跃动的光斑,刘炳晗用一幅幅线描画记录这座城市文脉的动人瞬间,让观众愈发清晰地感受到“商城之心”的蓬勃脉动。墨水凝固时光,留存下每位郑州市民的烟火日常和旅人们的惊鸿一瞥。
数次攀上黄盖峰,在少室山被暮色淹没时离去,又或是夜宿山顶寺庙等白雪覆盖……摄影家刘客白的镜头在“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之间穿梭,只为捕捉古景古建无暇的“灵魂”。一年四季,日暮变换,景色各异。观众在“城市文化会客厅”,通过一幅幅光影叙事将郑州的锦绣河山与摩楼阁窗尽收心底。
你是否见过梦幻、魔幻与科幻的郑州?与众不同的城市气质滋养出天马行空的文学想象。作家衣水的笔下,商都传说融入了现代都市,故事中的郑州超脱寻常,但又处处可见本土化的身影。“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郑州也有这么梦幻的一面啊。”听完一个个超现实的故事,现场观众们忍不住神思飞扬,交谈起自己脑海中具有无限可能的郑州。
一场“商都故事会”,三位青年艺术家,向满席的城市文化爱好者们分享对郑州商都文化的独特理解和火花四溅的灵感瞬间。活动结束,这场由绘画、摄影与文字引发的层层涟漪仍在继续,观众们久久沉浸在关于城市文化印记的思考与交流中。在“商都故事会”聆听“年轻郑、文化郑、国际郑、科技郑”的新时代城市活力之声,郑州商城的故事未完待续。
(正观新闻记者)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