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500公里之外的外太空,也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大业务”。

2月14日,郑州航空港区银河办事处辖区,河南世纪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里,总经理赵辉杰正带领团队忙着处理卫星数据,屏幕上高清地图影像在技术人员操作下,层次逐渐更加清晰,仿佛将地球的每一寸土地都尽收眼底。

“我们的‘太空业务’忙得很!”赵辉杰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每天都有多家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和他们洽谈“太空业务”,如今公司业务遍布全国各地,并已拓展到国际市场。

2023年年底,世纪空间在省委统战部“牵线搭桥”下与郑州航空港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太空科技项目。2024年5月20日,世纪空间联合郑州航空港成功发射“郑州航空港号”卫星,依托卫星数据建立“卫星遥感大数据中心”,研建涵盖二维三维、长时间序列、不同分辨率的卫星数据资源池,郑州航空港从此有了一颗以自己名称命名的“天眼”,“太空业务”由此而兴。

“‘郑州航空港号’卫星每天绕地十余圈,每时每刻都能自动抓取目标数据,实时传输回地面,经过大数据模型分析,几分钟就能生成精准的监测报告。”赵辉杰说,正因为这些“过人之处”,省内外订单纷至沓来,让世纪空间在短短几个月时间,跻身规上企业行列。

据介绍,2024年,“郑州航空港号”卫星已成功服务于郑州航空港智慧城市管理、交通规划等项目,有效提升了区域治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目前,他们正在与“北京系列”卫星协同开展0.5米中国地图三维高精度建模项目工作。

“太空业务”忙不过来,如何缓解业务压力?

“我们的下一批卫星发射计划已审批通过,未来将进一步扩充卫星网络,构建‘郑州航空港星座’,形成覆盖更广、响应更快的综合服务体系。”赵辉杰表示,企业还将立足郑州航空港打造世纪空间“中部总部基地”,布局卫星地面接收站、数据处理中心和研发中心,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建设航空航天产业园,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卫星遥感研学基地”,开展重点面向青少年的空天遥感技术应用体验、探索和科创实践活动……

“未来的郑州航空港,将具有完整的航空航天产业链生态,集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人才培养于一体,成为引领未来的智慧城市典范,助力国家数字经济腾飞。”郑州航空港区航空和航天产业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将依托现有优势,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深化科技创新,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让“太空业务”成为郑州航空港的新名片。

在企业展厅的品牌展示墙上,记者看到,郑州航空港航空航天产业未来布局和发展规划已清晰呈现,与一旁的郑州航空港卫星地图交相辉映,预示着科技与城市互相赋能的美好未来即将到来。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刘婷婷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