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当咣当……城市苏醒。
随着轰鸣声,列车进站,车门打开,人流有序地涌入。再呼啸而去,穿梭于城市的脉络之中。
这座城市的一天,仿佛从这一刻正式开始。
城市血脉,汩汩流动。地铁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城市发展的引擎,是无数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从清晨的第一班车到深夜的末班车,地铁承载着人们的梦想与希望,也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活力。
郑州,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地下编织着一条条钢铁巨龙。随着轨道交通6、7、8号线“三线齐开”,郑州地铁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50公里,全国排名第十,迈入世界级地铁城市行列,“轨道上的郑州”基本建成。
从2013到2025,郑州地铁用十余年时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郑州速度”,弹奏出一曲市民出行与经济发展相互交织的时代交响乐。
郑州地铁6号线 李新华摄
从蓝图到现实,看郑州地铁蝶变
2013年12月28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标志着郑州正式迈入“地铁时代”。自此,郑州地铁建设按下“快进键”,2号线、5号线、城郊线等线路相继开通,地铁网络不断延伸,覆盖范围持续扩大。2024年,随着7号线、8号线的开通,郑州地铁迎来新的里程碑。
郑州地铁 李新华摄
郑州地铁网的织就,不仅改变了郑州居民的生活方式,拓展了他们的生活空间,更激活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加速了郑州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郑州市的常住人口为1300.8万,2012年底全市总人口则为903.1万人。11年间,增加了397.7万人,这也成为郑州地铁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随着郑州城市规模快速扩大,人口规模也不断扩大,2022年常住人口突破1300万,经济总量稳居中部地区前列,这为地铁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客流保障。”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说。
除此之外,地铁从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各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的有机更新。
数据显示,郑州轨道交通前三期项目建设共为城市发展综合贡献GDP超过2万亿元,减少碳排放200万吨以上,创造超过200万个就业岗位。
工作人员正在探修地铁轨道 马健摄
在郑州城市轨道交通远景规划中,2050年郑州将拥有30条线路,线网总里程达到1600公里左右,主城区轨道站点800米半径覆盖60%的人口岗位,航空港区轨道站点800米半径覆盖30%的人口岗位。
从经济带到交通线,为市民出行添彩
清晨7点半,家住惠济区的张女士走出家门。她工作地点在中原区,两地相距十几公里。在地铁6号线东北段开通前,她的通勤路可谓“跋山涉水”:先挤公交,再转地铁,遇到特殊情况还要蹭同事的顺风车。“那时候每天光路上就要折腾近两个小时,回到家累得连饭都不想做。”张女士回忆道。
郑州地铁8号线 周勇摄
如今,6号线东北段的开通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地铁站就在家门口,40分钟直达公司,不仅省时省力,还让她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同样受益的还有家住北龙湖的金女士。作为6号线首尾站的常客,她总能享受到全程有座的“VIP待遇”。“上下班高峰期,打车不仅贵还堵,地铁又快又准时,关键还省钱!”金女士算了一笔账,乘坐地铁上下班,每月能省下1000多元,相当于多出了一笔“交通补贴”。
郑州地铁 李新华摄
地铁改变的不仅是市民的出行方式,更在重塑着城市的发展格局。
随着郑州地铁7、8号线的开通,一条条“地下经济带”正在形成。7号线串联起郑州杉杉奥特莱斯·二七店等商业地标,服务范围辐射郑州西南城区及周边城市;8号线则像一条珍珠项链,将高新万科广场、正弘城、万达坊等商圈,以及绿博园、方特旅游度假区等热门景点串联成线。
郑州地铁8号线上的美景 马健摄
“之前带孩子去省中医院看病,开车堵30分钟,现在地铁两站9分钟就到,省时省力还省钱!”一位市民感慨道。另一位住在天健湖的上班族更是兴奋地表示:“以前出差去东站,开车没地方停,坐地铁还得倒公交,现在直达,嘎嘎方便!”
地铁,不仅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更让人们对城市的发展充满期待。它像一条条流动的血管,将城市的各个角落紧密相连,让资源流动更加高效,让生活更加便捷。正如张占仓所说:“地铁建设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它体现着城市的管理智慧与人文关怀,只有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与公众需求相匹配,才能真正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郑州地铁换乘站 李新华摄
从“十”到“实”,郑州地铁新突破背后的意义
张女士、金女士都只是郑州地铁改变城市生活的缩影。从2013年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到如今7号线、8号线“双线齐发”,郑州地铁运营里程实现新突破。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跨越,更是城市发展能级的跃升。
“地铁网络的完善极大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缩短了通勤时间,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张占仓表示,“更重要的是,地铁的扩展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多中心发展格局的形成。”
以新开通的7号线、8号线为例,它们像两条巨龙,将郑州主城区与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等新兴区域紧密相连。这不仅推动了城市功能的均衡分布,更带动了沿线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地铁沿线的产业园区和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郑州地铁六号线开通 李新华摄
“地铁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条条流动的经济带。”张占仓说,它还助力郑州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提升城市内部交通效率和外部连接能力,增强了郑州在区域经济中的枢纽地位。
数据显示,郑州地铁网络的扩展为城市吸引了大量投资,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地铁沿线的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
“地铁的快速发展不仅是郑州经济实力的体现,更是其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张占仓强调,它传递出郑州经济实力提升和城市能级跃迁的强烈信号,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夜幕降临,一列列地铁依然穿梭不息。它们不仅承载着市民的日常出行,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梦想与未来。从“十”到“实”,郑州地铁的新突破,正为这座城市谱写新篇章。
统筹:赵柳影
编辑:肖理心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