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去蛇来,风光胜旧。2024年,是非凡的一年,也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遇见”了很多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凡业绩;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很多事,仿佛置身于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亲历”了无数激动人心的瞬间。
此刻,让我们以“回访”的视角,重新走近那些曾经报道过的面孔,一起来看看他们有哪些新变化、新追求。
“这个裙摆两侧是牡丹,中间是一只凤,是‘凤穿牡丹’的寓意……那一圈的设计是柳叶式,代表绿树常青……”这是孙宝菊在郑州博物馆为慕名而来的游客即兴讲解“云肩之美”。
早在2023年国庆期间,作为“锦绣云霞”展厅的保洁人员,孙宝菊为游客即兴讲解“云肩之美”的视频在互联网走红,成为了郑州博物馆的“宝藏网红阿姨”之一。2024年初,孙宝菊在采访中对正观新闻记者说,在讲解过程中,她自己也收获了信心和成长。
孙宝菊为游客讲解“云肩之美”
这个蛇年新春,孙宝菊过得很充实。“前几天有一位住附近的美女,多次来到博物馆,说知道我上了新闻,想听我讲解。她第一次来听时,我讲了一会儿就开始忙工作了,没有讲完,她说听得不尽兴,这次又奔着我来了。”孙宝菊分享说。她坦言,虽然自己只是博物馆的一名普通保洁员,但也是博物馆文物的守护者。“新的一年,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将自己活成一束光,以便温暖更多人。”
2024年6月初,正观新闻郑重推出的《百家访谈》栏目,邀请到著名经济学家、河南大学资深教授、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受访,听他分享了别样的“学术人生”。
作为经济学家,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他曾评价说:“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的深度转型,要推动这一转型,关键在于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首先要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特别是针对当前工资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情况,同时,扩大就业,特别是实现充分就业。我认为这两点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
耿明斋
过去的2024年,耿明斋更多在关注“豫”“鲁”合作,两省联手打造北方腹地的经济增长极。在回访时他说道,“最近十多年来,在区域协调和发展方面,出现的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是南北经济差距在迅速扩大,这是中国整个国家版图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过去讲东、中、西部,现在南北之间的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北方塌陷得很严重,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的共同富裕。想实现北方的发展,遏制南北之间发展差距,需要在北方培育一个能够强有力支撑北方发展的增长极。”耿明斋提出的这一议题已被作为河南省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
“对不起,副驾是我儿子……”易和平满脸歉意。
一张致歉书,一千八百多次道歉,一个关于带着25岁脑瘫儿子跑网约车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2024年,有人在重庆打到网约车,打开车门,一封显眼的致歉书,贴在驾驶位背后。副驾驶座位上,儿子小寒绑着安全带,瘫坐成一团。
“儿子两年前脑梗,多次手术治疗,生活不能自理,因家里无人照顾,特带在身边,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特此歉意。”这封致歉书言语简单,却透着司机易和平的无限辛酸与无奈。他说自己别无他法,得赚钱,也得照顾儿子。
易和平和儿子小寒
蛇舞新春,新年新气象。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在当地推荐下,易和平先后被选为“九龙坡区好人”“重庆好人”“中国好人”,儿子小寒的病情也有了显著好转。“儿子现在生活可以基本自理了,可以自己点外卖,在手机上下象棋,以前24小时都要在车上,现在生活负担轻松了很多。”易和平说。
多喜乐、长安宁。新的一年,他坦言最大的心愿有两件事:一件是孩子继续康复,另一件是申请一个基金项目,用于帮助更多患脑卒中的年轻人,让生活逐渐变得更好。
统筹:石闯 李记波
编辑:程绮航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