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时期,有一种跟铜铃很像的乐器——铙,它们都有一个大开口,且另一端有柄。

与作为摇击体鸣乐器的铜铃不同,铙的圆柱体空甬与体腔相通,使用时在器体的柄部接上木柄,或手执或插于地,用槌击铙口沿发声,也就是执柄以槌敲击,故又称执钟,是口部向上的“植鸣”乐器。

回字纹铜铙,铜器,商代文物,一组三件,最大的铙通高20.5厘米;中铙通高17厘米;最小的铙通高14.5厘米,1968年出土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小南张村。

三件铜铙的铙体两面均饰有梯形双粗阳线弦纹,凸起的双线构成汉字中的“回”字,故以“回字纹铜铙”命名,是典型的商代器物。作为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弦纹由一道凸起的直或横线构成,这样的装饰使这套铜铙看上去既简洁又朴素,虽然历经三千多年风霜,却掩盖不了它独特的魅力。

回字纹铜铙铙体上的弦纹

早在二里头文化时期,河南省偃师出土的青铜乐器铜铃,就说明我们的先民们在发现和使用青铜的早期,就把青铜用到了音乐上,进而产生相应的青铜音乐文化。

铙作为一种击奏钟体体鸣乐器,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或在军旅中发号施令,或在祭祀中沟通天神,或在宴会上奏乐共舞……铙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古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那悠扬的声响,穿透了时空的隧道,将我们带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

商代以后,殷墟以外的地区,成组的编铙较为罕见,单个铙的形体愈演愈大,不便于执把,只能立在那里敲。后来,大铙逐渐就被人们挂起来敲打,大约在西周的中期就演变成为钟。

回字纹铜铙凹弧形的铙口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文博馆员蔡杰介绍,铙在商代被作为一种军旅中的打击乐器,其主要是与鼓配合起来用于军事活动。《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这是说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在古代战争中的指挥信号主要有金声和鼓声两类,将帅指挥军队进行战斗时,皆以金声、鼓声作为号令三军的工具;士卒攻防进退,全凭金鼓之声来统一行动。进攻时命令击鼓,收兵时下令鸣金,令行禁止,命出必行。

随着考古新发现的不断出现,人们在殷墟周围发掘的墓葬中,发现了成组出现的编铙,它们由大逐渐减小,或三件或五件,但其音频却不能用作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进行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由此我们知道,铙不单用于军旅方面,而且可以用于祭祀和宴乐。

经过专家对铜铙的正面鼓部的测音,这组“回字纹铜铙”为三声宫调式,即调式结构为:宫—角—徵。这组回字纹铜铙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商代晚期青铜音乐文物,特别是对殷墟周围地区的青铜编铙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和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作为商代晚期随葬的重要礼器,这三件铜铙在铸造工艺和造型上,都充分显示了我国当时的青铜铸造水平和精湛的手工制作工艺。(正观新闻记者 许怡童)


统筹:梁冰
编辑:彭茜雅
分享至

VIP-2966

非常专业有深度

2024-06-20 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