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始作俑者”来指代首先做坏事的人。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说,第一个做出俑的人,难道你没有后代吗?

作为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独特的存在,俑是用木或陶土制成的陪葬人偶,常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据不完全统计,楚墓出土的木俑多达千余件,2002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七号楚墓出土的长台关木俑就是其中之一。

长台关木俑,木质,战国文物,通高65厘米,2002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七号楚墓出土,现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长台关木俑的俑体以整段木头圆雕而成,五官或墨绘或线刻,端庄清秀,双臂为安装套接,已残佚,背部削掉约四分之一。

该女俑体态修长,曲线优雅,时隔两千多年,依然难掩绰约风韵,垂首侧目,面庞、鼻梁和唇部采用写实的雕刻技法,眼睛和眉毛则用墨线描绘,脑后有下垂的发髻,面部为深褐色,俑身正面及部分背部也涂成深褐色。出土时,女俑头部还残留有描绘黑发的墨痕,颈部尚存少量的丝织衣物,说明此原为着衣木俑。

古人相信死亡并非终结,而是灵魂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开始。贵族们渴望在彼岸世界能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于是催生了殉葬制度,活生生的人、牲畜、财富,都被作为陪葬品,一同埋入地下,以供死者在冥界享用。在商和西周时期的大中型墓葬中,人殉现象十分普遍,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人的价值的日益重视,血腥的人殉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转而以“刍灵”(草扎的人形)和木俑等取而代之。可以说,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它们模仿人的形态,以替代活人殉葬。

然而,当我们再次回溯孔子的话语,不禁要问,用俑代替活人殉葬难道不是历史的进步吗?孔夫子为何对此深恶痛绝,甚至用这么恶毒的话诅咒“始作俑者”呢?

其实,孔子反对的不是用俑殉代替人殉,而是其背后所体现的社会风气。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在他看来,从人殉变成俑殉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两者都是对底层人民的剥削和不仁的体现。况且,既然俑做得越来越像人,那么谁知道以后的人会不会又直接去拿活人来殉葬呢?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化,残酷的人殉习俗随时可能被重新启用。因此,孔子批评“始作俑者”,实质上是在呼吁回归人性的本质,倡导一种更加仁爱的社会秩序。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员陈晓琳介绍,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最先盛行木俑的是楚国,楚人可谓木俑的始作俑者。这与楚国的独特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汉书·地理》记载:“楚地……信巫鬼,重淫祀。”东汉王逸《九歌章句序》:“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好祠。”艺术史专家张明川在所著《中国汉代木雕艺术》一书中指出:“木俑在楚国得到成规模的发展。茂盛、灵动、绮丽的生态环境,使楚人对自然界的神诡奇谲有敏锐的感受,迷惘于生命的无常,相信灵魂不灭而崇敬神灵。”

木俑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墓中的随葬明器之一,历年来在湖南长沙、湖北江陵和河南信阳等地的楚墓考古发掘中普遍出土。尤其是其中大量出土的彩绘木俑,提供了许多有关春秋战国以来楚人服饰和生活方面的重要材料。沈从文将这些木俑大致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男女侍从俑、武士俑、伎乐俑和贵族俑,并认为前三者多属于死者生前的奴隶,后一种或为死者血缘亲属,或为文武官吏。这些木俑中以男女侍从俑所占比例最大,且有不少保存得相当完整,整体身材修长,衣着华美,细腰,颇具楚人风采,这为我们一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衣冠面貌提供了重要参考。


统筹:梁冰
编辑:彭茜雅
分享至

VIP-0187

2024-06-07 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