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爷爷讲故事……”这个有趣的绕口令,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在郑州中原区,山是没有,不过庙和老爷爷倒是有一段奇妙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中原区陇海路的洛达庙村。

433193394867133524.jpg

曾经的洛达庙城中村,现已拆迁

许愿成真,“落塌庙”变“落达庙”

在很久之前,洛达庙村并不叫洛达庙,而叫“冯(奉)寨”,原因在于冯湾村(现位于郑州中原区航海西路)有几户姓冯的人家来这里定居。

在村子中,有座年久失修的土地庙。有一年下了大暴雨,这座土地庙变得更加破败不堪,庙的屋顶都塌了下来。然而神奇的是,村民发现庙中的土地爷像却安然无恙,一点没有被损毁。于是当地村民便在土地爷头上搭了一片席子,防止风吹日晒。

后来有一卖姜的落魄商人路过此处,看到土地爷连个正经庙宇都没有,只能以席蔽日,便心生感慨。他虔诚地许愿道:“土地爷啊,如果您能保佑我发财,我日后定会重修庙宇,为您再塑金身。”

不知是否是土地爷显灵,这卖姜人后来果然发了大财,同时他也信守承诺,捐资重修了土地庙来还愿。

在卖姜人之后,当地人又将土地庙重修了一次。当时村中的书生郑书芳还为重修的庙宇写了碑文,并砌在庙宇的西墙上,庙中的石香炉和石碑上仍镌刻“冯寨”二字。

之后,周围的百姓便把这座落塌后又重修的土地庙叫“落塌庙”。叫着叫着,也许是误读,也许是觉得“塌”字不吉利,当地村民便把“落塌庙”叫成了“洛达庙”,并取代了“冯寨”这一名字,成为当地的村名。

如今的洛达庙新苑小区,图源中原黄河风微信公众号

在最初的冯家之后,又有宋姓人家迁来。道光十八年(1828年)左右,由于郑湾(现位于郑州市中原区西三环)一带发大水,又有郑姓人家迁来落户,于是就形成了现在以冯、宋、郑三姓为主的洛达庙村。

1956年,在修建第二砂轮厂时,“土地庙”被拆除,只有庙前的一棵椿树,至今还留在第二砂轮厂的南门内,即为庙址的见证。

洛达庙遗址,见证夏代文化

比村名起源更久远的,还有深埋于地下的洛达庙夏代文化遗址。

现在看来,洛达庙村的起源时间就已经很久远了,然而在历史深处,几千年前的夏商时期,此处就已经有人烟聚集。

郑州商代城址以西约7公里的洛达庙村附近,有一处洛达庙遗址,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虽然现在这片遗址已被新的城区所覆盖,但是我们依然能从过去的几次挖掘,一窥洛达庙遗址展现的夏文化魅力。

夏朝灰陶三足盘,高13厘米口径20.8厘米。郑州洛达庙遗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洛达庙遗址是1954年秋,由原郑州市文物工作组在对郑州市区和郊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从1956年至1958年,洛达庙遗址共进行过三次发掘,文化层可分为三期,文化层厚1米-2米,遗存有房基、灰坑、陶窑、墓葬等。其中一、二期大体与偃师二里头文化的二、三期相同,第三期中有些陶器特征则与二里岗下层文化相接近,因此将其归属于夏代文化的范畴。

1956年5月至12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第一队对该遗址进行试掘,发掘面积470平方米。仅这次发掘,就清理灰坑15个,同时清理商代至宋代墓葬52座、陶窑3座,其中商代墓葬2座、商代陶窑2座。出土了十一批重要遗物,有陶、石、骨、蚌、玉等器物,其中以陶器数量最多。

由于洛达庙类型文化发现之时,是处于叠压在郑州商代城址之下的文化类型,明显早于商代二里岗文化,因此最初不少学者认为其可能是先商时期的文化遗存,是一种承接夏文化、连接早商文化的表现形式。

黑陶壶,商代文物,高33.5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16.2厘米。河南省郑州洛达庙遗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该遗址出土陶器,具有独立的文化特性,因此学术界将此类文化遗存命名为洛达庙类型。1959年二里头遗址被发现后,因其文化堆积十分丰富,文化遗存更具有典型性,便将“洛达庙类型文化”改称为“二里头文化”。

因此洛达庙遗址是中原地区最早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之一,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扁足鼎、圜底盆、附加堆纹大口尊、斧、刀、镰、凿、铲,此外还有骨铲、卜骨、玉饰、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物,显示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就有人在此生活、劳作。

几千年光阴流转,曾经的夏商遗址被深埋地下,地面上建起小小的土地庙,却也被时间的风吹过,很快如轻烟般消散;而在历史的另一面,古朴的村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拆迁又新生,洛达庙的故事在一代代村民中口口相传,今天的洛达庙新村更显活力。

人脉不息,烟火不灭,便不惧时间的磨损。(正观新闻记者 许怡童)

参考资料:《中原区年鉴》《郑州洛达庙遗址发掘报告》


编辑:张晓璐
统筹:梁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