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体育打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访郑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雅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为郑州体育事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作为国家级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郑州体育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强化‘三标’引领,紧紧围绕壮大赛事经济、激发消费活力两大核心任务,全力将体育打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郑州高质量发展贡献体育力量。”郑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雅表示。
未来三年,郑州市将重点引进和承办国际级、国家级重大体育赛事20场次以上,带动城市能级提升。同时,将打造全民健身赛事体系,持续举办黄河系列水上赛事、快乐家庭亲子运动会、城市联赛等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年度赛事将突破1200场次。重点培育郑州乒乓球精英大奖赛、羽毛球甲、乙俱乐部联赛、商都篮球超级联赛、郑州全民足球擂台赛等特色赛事品牌。加大青少年体育发展力度,举办“奔跑吧·少年”系列赛事,全年承办省级赛事活动不少于10项次,与教育部门共同举办赛事不少于30项次,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依托巩义嵩顶滑雪场、银基冰雪世界等优质资源,打造“动起来·‘郑’精彩”城市体育名片。
郑州市将着力拓展城市健身空间,规划利用城市公园、广场绿地、建筑屋顶等“金角银边”区域,创新探索多元化建设模式。完善全民健身设施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健身服务平台,提升智慧化公共服务能力。重点推进全市体育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青少年公园、西流湖公园等项目建设。坚持“公益+普惠”运营原则,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健身驿站建设,到2027年,确保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2平方米以上。
郑州市将加快构建“一刻钟体育消费生活圈”,以二七商圈、龙湖金融岛、郑州东站、奥体中心等为核心点,常态化开展赛事进商圈、体育主题嘉年华、消费券发放等活动。计划利用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面向全市发放覆盖体育用品购置、健身休闲服务、赛事观赏、体育技能培训等多领域的体育消费券。深入做好“体育+”融合发展文章,重点推进体育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通过“赛事+旅游”模式实现流量转化,积极争取入选国家支持的100家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试点,重点打造大嵩山国际户外运动度假区,推动中原文化元素与体育赛事活动有机结合。
“通过以上举措的有力推进,郑州体育工作将全力冲刺三大发展目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5.2%,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600亿元,人均体育服务性消费提升至2200元。让体育赛场点燃的城市激情,转化为惠及千家万户的健康福祉和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李雅说。
记者 陈凯
编辑:胡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