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刘青,中共党员,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现任鹤煤公司八矿地测科科长。曾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原大工匠”“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师带徒先进”等荣誉称号。
从盛夏到严冬,当不少人还在睡梦中时,刘青便早早坐上班车来到单位忙碌起来。身着工服,背着各种仪器穿梭在矿区一线,测量、绘图,有时候一个点一待就是几个钟头,这便是鹤煤公司八矿地测科科长刘青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场景。
“棱镜、全站仪、水准仪……”向记者介绍起自己工作常用的“老伙计”时,刘青如数家珍。
十几年前,刚下矿井的刘青只是个手足无措“地测小白”,他用记下几十本测量笔记的学习劲头,踏实苦干、锐意创新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练就成为了荣誉满身的“地测战士”,并先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带领创新团队累计完成创新成果1500余项,多项成果荣获省级技术创新奖,部分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为企业累计创效上亿元。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004年,刚从河南工程学院测量专业毕业的刘青走上了鹤煤八矿地测科的岗位。
“自己是专业出身,这点儿工作肯定手拿把掐”。初出茅庐的刘青信心满满。可是一到井下他就傻眼了,复杂的井下环境,让他有些力不从心,一出现问题就得等师傅来处理。“一定要提升技能”,他暗暗下定决心。
每天,刘青除了上班,就是如饥似渴地钻研井下地质结构、测量仪工作原理和故障处置的技术,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
在井下,他手脚勤快好问,师傅们的一招一式他都细心地观察揣摩,并动手实践操作。他身上总是随身带的图纸,想到什么就随时掏出来在图纸上画圈、描线、做标记。下班回到家吃饭,他也得掏出来看两眼,父母都说他“走火入魔”了。
“我测出的数据必须精确,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凭借着这份对工作的执着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刘青在工作上不断取得突破性成绩。
2018年,鹤煤八矿井下-655米水平南、北大巷的贯通,是鹤煤公司一项重点工作。该贯通导线全长一万两千二百米,属于矿井大型贯通,对于全矿井下运输系统、通风系统的完善,采掘接替都有着重要意义。而巷道掘进中心腰线的精确程度是巷道顺利贯通的关键所在,测量数据稍有偏差,就会使巷道无法贯通,甚至给矿井造成巨大损失。
刘青变压力为动力,没有按照常规的巷道每掘进30至40米延设一次中腰线的惯例,而是改为每15至20米延设一次中腰线,或是区队反映中腰线不准确了,就马上抽时间去延线,并且每次都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相结合的方式验证巷道腰线。
井下测量完成后,上井他便马上进行计算、上图,核对贯通两头的高差、坡度,确保腰线的精确度,最终为-655米水平南、北大巷实现高精度贯通作出了重要贡献。
守正创新、传承技能
工作二十余年,从当初的小徒弟变成如今的“老师傅”的刘青,面对问题总是倾囊相授。
“一个人的本领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大家的技术水平都提高了,企业发展才会有不竭的智慧源泉”,他说。
2017年10月以刘青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在八矿成立,工作室着重开展业务培训、实操培训、师带徒、技术革新、技术攻关等工作,共进行技能培训90余场,培训职工3000余人次,相继培养了60多名技术新秀,技能人才,多名徒弟的技能等级和职称得到晋升,并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名徒弟获得省、市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作为工作室和创新带头人,他带领团队深入一线,实地操作、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由他主持完成的创新成果及课题攻关达100余项。其中《矿井地测防治水预测三维可视化建模研究》《鹤壁矿区深部高承压灰岩水害防治技术研究》等获得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科技进步奖;由他主持编写的《矿井地质防治水精细化管理规范》使地质防治水工程各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了地质防治水工程设计“零漏洞”,过程管理“零失误”,工程质量“零缺陷”,使各项地质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都按流程操作,提高了矿井地质防治水技术管理水平。
在刘青的引领下,技术团队通过创新驱动、成果转化,累计为企业节支创效近亿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工作虽然辛苦,但有价值。我希望能在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刘青自豪地表示。
统筹:石闯 李记波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