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看起来像小孩子吃的糖果。”居民李阿姨指着仿真毒品模型中的一盒色彩鲜艳的“跳跳糖”说道。禁毒社工温和地接过话:“阿姨,这是一种需要高度警惕的新型毒品这是新型毒品。您的这个反应,恰好说明禁毒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0月23日,在郑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指导下,中原分局禁毒大队联合棉纺路街道办事处、悦荣禁毒社工走进四棉西社区门前小广场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为居民们送上一堂“触手可及”的防毒必修课。
活动现场设置了禁毒宣讲台,台上陈列着多种色彩各异、形态逼真的仿真毒品模型。“这是伪装成‘跳跳糖’的毒品,包装几乎可以乱真;还有这些看似普通的‘邮票’‘卡通贴纸’,实际上都可能含有毒品成分……”禁毒社工借助着仿真毒品模型,向围拢过来的居民细致讲解。居民们俯身细看,不时发出惊讶的低语。“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过,现在亲眼看到,太像日常吃的东西了。”
这些高度仿真的毒品模型成为了活动的绝对主角,以其具象化的形态,打破了人们对毒品传统、模糊的想象。这种从抽象“听说”到具体“眼见”的转变,给现场的居民们带来了强烈的认知冲击。目前很多新型毒品极具伪装性和迷惑性,它们的目标往往指向判断力不足、好奇心强的青少年。让居民,尤其是家长们亲眼见到、亲手触摸到仿真毒品模型,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感受到,更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从而真正提升辨别能力,远离毒品。
“大家请务必提醒家中的孩子,陌生人的食物、饮料,特别是包装新奇、来源不明的东西,绝对不要轻易接受。”在讲解中,禁毒社工反复强调家庭毒品预防教育的关键作用,“同时,家中有孩子的居民们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和社交圈,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当孩子遇到诱惑或困惑时,可以主动寻求家人求助。”
润物无声,久久为功。这种“家门口”的宣传模式,增强了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亲和力与实效性。禁毒并非一时一地的工作,而是需要持续关注、融入日常的长期事业。筑牢社区禁毒防线,需要的正是这样一次次脚踏实地、聚焦民需的努力,或许每次活动的覆盖面有限,但所播撒的安全种子,已悄然在许多家庭生根发芽。在持之以恒的守望中,共同守护家园的安宁与未来。(文:阮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