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23部电梯承重钢绳遭恶意切割,究竟是为何?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呼伦贝尔南路祥瑞家园小区发生一起严重电梯人为破坏事件。小区内50部电梯中,有23部电梯的钢绳被人恶意切割,所幸电梯检修人员在日常巡检中及时发现隐患,未造成人员伤亡。

10月23日,赛罕区公安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现已对涉嫌损坏电梯缆绳的犯罪嫌疑人毛某某(男,37岁)、高某某(女,37岁)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案件进一步侦办中。

图源:平安赛罕

电梯承重钢绳,是守护乘梯人生命的“救命绳”,哪怕一根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轿厢高空坠落,造成不可逆的伤亡。而两名嫌疑人竟针对性破坏23部电梯关键承重部件,其行为不仅违背道德底线,更是对公共安全的公然挑衅,实属恶劣。

从法律层面看,此举已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即便未造成严重后果,依据法律规定,也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意味着,嫌疑人除需承担巨额电梯维修费用外,还将付出沉重法律代价。

通报虽锁定嫌疑人,但仍有诸多疑问待解:两人作案动机究竟为何?是与物业存在矛盾,还是对业主怀有不满?更关键的是,电梯承重钢绳多位于井道或机房内,需使用专用钥匙、熟悉设备位置与结构才能接触,嫌疑人是如何实施破坏的?

万幸的是,事发当日,电梯检修人员对电梯进行排查时发现了隐患,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可问题是,嫌疑人连续切割23部电梯钢绳,为何物业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察觉?电梯机房的监控是否形同虚设?

目前,官方通报仅提及“嫌疑人被刑拘”,公众关切的作案细节、是否存在同伙、电梯维修后是否经过第三方专业检测等信息,仍需相关部门尽快公开。及时回应社会疑问,既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应有之义,也能有效稳定小区居民情绪。 

此次事件,敲响公共安全警钟,后续整改需从多方面发力。一方面,必须依法严惩嫌疑人,以儆效尤,让潜在违法者不敢触碰公共安全红线;另一方面,要严肃追究物业的失职责任,督促其全面排查管理漏洞并整改。

更重要的是,需以此为契机完善小区安全管理制度,比如缩短电梯巡检间隔,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理;升级机房、配电室等关键区域的门禁与监控系统,杜绝无关人员随意进入。

毕竟,公共安全无小事,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都容不得半点马虎与侥幸。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韩静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