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起,京东、阿里、美团等巨头相继投入巨额补贴,在外卖市场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价格战”。至5月,五部门对外卖平台进行约谈后,市场形势曾一度趋于缓和。然而,进入7月,外卖行业的竞争烽火重燃,各大平台在“补贴大战”中纷纷祭出高额优惠券,以吸引用户,再度掀起了一轮“外卖狂欢”热潮。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对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进行了约谈,要求这些企业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市场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及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以促进餐饮服务行业的规范、健康和持续发展。
短短两个月之内,这已是监管部门第二次约谈外卖平台。
近日,美团在上海召开外卖行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邀请商家、学者和行业协会代表就行业发展问题建言献策。
在恳谈会上,多家全国连锁品牌、上海本地餐饮及个体商户表达了担忧:不补贴连老用户都会流失、被迫参与价格战、外卖客单价下滑7到10元、到手收入减少15%等等。
也有商户表示,高额补贴虽然带来短暂增长,但补贴停止后“客单价和订单双降”,不利于长期发展。此外,大规模补贴带来的订单波峰,也加大了门店一线员工的工作压力。
商家纷纷表示希望外卖大战早日“停战”,让经营回归常态。某全国连锁米粉品牌的外卖运营总监表示,近期受补贴影响,外卖客单价从25元锐减至10多元。“别的品牌补贴后,订单涨得非常厉害,我们不补贴连老用户都会流失,只能被迫加入价格战。”
与会专家强烈呼吁,价格战正不断挤压中小商家的生存空间,并且大量资源被消耗在补贴竞争中,严重抑制了行业的创新能力。他们建议应切实保障中小商家的公平竞争机会,有效避免恶性价格战的发生。

新识研究所
咸宁日报旗下,关注互联网、科技与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