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凤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艺术大召营•金岭画家部落的建立,画家们的入住,为大召营平添了一抹靓丽的艺术彩衣。隐没于繁华世界,幽居于画家部落之一隅,品茗交友、做书绘画、静思冥想、体味人生,隐繁华于乡野,品人生于陋室。金秋十月,清风送爽,夜晚,漫步在大召营静谧的街头,街道两旁闪烁的街灯照亮了一条条街道,夜晚的街道显得那么宁静、安详,时而有狗吠声从门缝里传出,此时忙碌一天的人们,家人团聚,围坐桌旁,共进晚餐,品尝这幸福安详的快乐时光。

月儿弯弯,缓缓爬上树梢,透过树梢的缝隙,把它那银色的光芒洒在这宁静的村庄里,使得艺术大召营更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拐过鄘风大道,眼前一条不起眼的街道,出现在我的面前——宁山卫街,“宁山卫”为什么叫这么一个名字的街区呢?出于好奇,打听了几位当地农民都不知所以,后遇到一老者,方知一二,原来宁山卫和姜氏祖先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乡宁山卫的来历,主要可以追溯至明朝初期的卫所制度及军事部署。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加强边防和内地的军事力量,实行了卫所制度。这是一种寓兵于农耕、屯守相结合的军事组织制度,自京师达郡县,皆立卫所。卫所武官世袭,军士亦世代为军,其家属编为民户,附籍卫所。卫所军士平时屯种,战时出征,形成了明朝独特的军事体系。

宁山卫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设立的。据历史记载,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朝改宁山所置宁山卫,治所设在今山西省晋城市,最初隶属于河南都司,后改直隶后军都督府。宁山卫作为明朝的军事单位,承担着重要的屯田、操练和戍防任务。

新乡的宁山卫的主要职责包括屯田、操练和戍防。它分为东、西两屯,驻扎在新乡县、辉县、获嘉县、滑县、浚县五地。宁山卫的军户和宗族,如获嘉冯氏,在地方上有着显著的发展和影响‌。

宁山卫的废止时间大约在清代初期,随着朝代的更替和军事策略的变化,宁山卫逐渐失去了其军事功能,最终被废除。获嘉冯氏等宗族在地方上的影响也逐渐减弱‌。

‌‌宁山卫与大召营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大召营村的地名由来上。‌ 大召营村的地名来源于明代卫所制度下的屯田和军事驻防。

明宣德二年(1427年),百户侯姜本从延安卫调往直隶宁山卫前所,在此屯田,并将大赵庄、小殷庄、小时庄合并成立中耕营,名为大赵庄耕营,后来渐渐简称为大赵营‌。清代将“赵”谐音误写成“召”,因此得名大召营。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漫步在大召营宁山卫街的街头,厚重的历史感油然而生,路边那斑驳的老房至今仍残留着时间的记忆,虽然主人早已不在,但往日温情的夜晚,主人们围坐桌旁,共进晚餐的情景仿佛就呈现在我的面前。穿过遥远的时空隧道,追逐着时间的脚步,进入到了21世纪的今天,现今的大召营人民,正以铿锵的脚步,迈向幸福的明天。

艺术大召营,康养乐享地,这响亮的口号,预示着大召营的明天更加美好,我有幸为成为大召营村一名荣誉村民而感到自豪。大召营是长安画派代表人物王金岭先生的故乡,他不仅是陕西的,河南的,更是全国的,世界的,在他的感召下,一批批画家、追随者慕名而来,追寻他的脚步,探寻艺术的真谛,这其中有他、有你、有我、有我们,让我们向宁山卫的前人们一样为开发大召营这片艺术沃土,用我们手中的笔奋力耕耘吧!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