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北京朝阳大悦城商场将母婴室更改为育婴室,宝妈和宝爸都能用,该措施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区有网友补充道,除了母婴室外,一些还设有专门的“父婴室”。室内设有数个带帘隔间,为宝爸宝妈们提供了更多隐私空间。

增设父婴室,让很多网友感到贴心和人性化。过去,受传统观念影响,父亲参与孩子陪伴的比例较低;但随着“共同育儿”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不少父亲希望能参与照护孩子,分担部分育儿工作。需求应当被看见。

空间设计本身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以一字之变、格局之变扭转“女主内、男主外”的过时观念,告诉广大男性家庭成员:育婴不是女人专属,男人不可置身“室”外,应更多参与新生儿养育,平等包容,共担家庭责任。

就带娃出门而言,除了哺乳等本身只能由母亲亲力亲为的事项外,其他像泡奶粉、喂辅食、换衣物、换尿布等小事,完全可以由父亲或其他亲属分担。应需而生的父婴室,可以说,给了奶爸们一个用武之地。

现阶段,育婴室空间革新还有很多进步空间。例如,有的公共场所在既有规划基础上,另外单独开辟空间并不现实;有的育婴室未做到哺乳区与换洗区明确分隔、“一客一落锁”,充分保护使用者的隐私;有的地方还存在育婴室被上锁、被占用的情况;就连在名称上,有无刻意区分“父婴室”和“母婴室”的必要,还存在不少争议。

有名也得有实,如何让亲子设施发挥最大价值,需要管理者用心下功夫。完善陪产假配套法规、推动育婴室建设、普及科学育儿观念……逐步消除“隔阂”,让孩子至少在育婴室里有一个“完整”的陪伴。

近年来,在推动育婴室设置合理化、精细化方面,不少地方作出了有益探索。乐见这样的改变越来越多。

毕竟,育儿讲究细节,公共服务也要在设施配备和功能设计上注重细节,以细节换便利,以服务换从容。真正站在育儿者的角度思考,即是构建婚育友好型社会的题中之义。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任思凝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