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善财经

刚刚发布了二季度报,陆金所又发布公告要约的所有先决条件已获达成。

在陆金所派发特别股息派发后,中国平安持有股权占比将达到56.82%,被动控股陆金所并触发《收购守则》下规定的强制性全面要约。

有意思的是,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无意私有化陆金所控股将继续维持陆金所控股的港、美双重上市地位,并希望陆金所控股继续现有的主营业务方向。

声明是声明,要约条件都已经触发了,未来有一天陆金所会不会被私有化?经历过上半年亏损之后,100%担保模式下,发力小微企业能不能助力业绩腾飞?

这些问题值得深究。

半年报净亏15.6个亿,是转型也是“刮骨疗伤”

这次触发要约条件,也挺有意思,原因在于中国平安选择股票分红方式收取相应股息,派这波陆金所派发特别股息之后,“自然而然”地触发了要约收购的条件。

而随后平安的公告,明面给投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但要约条件触发了,私有化与否主动权都在平安的决策上。

如果并表之后,未来有一天平安选择私有化,也有道理。从股价上看,这个抄底时机可遇不可求。

2023年6月-8月,陆金所的第二大股东三次大幅减持,当时因业绩不佳,引发资本市场震荡,当时第二大股东三个月内减持金额7146万美元(约合5.2亿元人民币)。

最新的二季度业绩发布后,市场信心似乎又来到了低点。

市场上,从23年8月到24年2月,港股陆金所股价一路向下,低点不到10港元。有人说,23年的陆金所处至暗时刻,市场信心降到了低点。

你看现在的陆金所的股价,兜兜转转也不到10港元。

再看美股。

天眼查APP融资信息显示,陆金所2020年IPO,彼时市值313亿美元,现在陆金所美股市值仅有20.54亿美元,可以说是到了估值的冰点。

不过,从二季度报来看,陆金所的财务阵痛期似乎还没结束,数据显示,上半年陆金所控股实现营收129.4亿元,同比下滑了33%,去年同期是193.48亿。

净利润下滑更厉害,去年同期净利润17.36亿,今年上半年,却净亏15.6个亿。一正一负,净利润同比下滑189.86%。

业绩下滑,也是无奈。

从P2P平台到做信贷服务转型,是合规导向下的必然,但无异于“刮骨疗伤”,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毕竟100%担保模式这条路不好走,注定了要牺牲增速来换质量。

只是无论是合规要求也好,长期主义也罢,转型是陆金所必须走的路。

都2024年了,互金赛道转型能不能成功,可能也是投资人最担心的一点。

显然,即便是作为股东,对陆金所的未来可能也会有所顾虑。

主要是盈利问题。

从2020年到2024年这五年间,除了2024年,陆金所的每一份半年报都是盈利的,但最近三年净利润下滑得厉害。转型之后,能不能成功挽救净利润增速,这一点很关键。

从财报数据上看,陆金所资产质量开始出现拐点,逾期率、不良率等多项关键指标也在持续改善,但未来还能不能回到以前的盈利水平,可能还难说。

对于平安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在放弃P2P之后陆金所找到了一条利润增长之路,并且成功地跑通了,如果二季度财报成为U型反弹的谷底,那么并表之后,私有化也是一种选择,即便不私有化,港股、美股也是不错的融资平台,总归是有价值的。

互金这个行业,能做到头部的公司其实没几家,蚂蚁算一个,陆金所控股算一个,这个行业是个增长很快的行业,利润规模和营收规模都不错。但经历了一个去杠杆的周期之后,规模肯定是要降下来的。

关键还是得看业务,只要资产不埋雷,业务转型稳健,那么市场所期待的U型增长也不是没有可能。

市场其实不是太在意短期盈利,而是更担心看不到希望。如今的陆金所把业绩增长点放于小微贷款业务上,还能不能重现往日的辉煌?这个问题才是关键所在。

短期亏损的背后,谁在为风险买单?

看财报,本质上是看业务。

无抵押的小微贷款、有抵押的小微贷款、消费金融是陆金所控股的三大业务,其中,无抵押贷款占比超过六成,有抵押的小微贷款占比约二成有余,消费贷占比下降到一成。

从半年报的变化来看,总贷款规模下降得厉害,同比下降了44.8%,降到了2352亿元,新增总贷款金额从去年同期的1105亿下降到了933亿,其中消费金融贷款从去年的318亿增加到了424亿元。

要知道,陆金所的三大业务里,消费贷是最优质的贷款,利率高的同时坏账率相对低,为什么优质贷款余额增加了,反而利润却减少了呢?

原因就在于100%风险承担模式下,风险准备计提减值的部分多了。

从财报上看,由于陆金所控股的业务中,占比最高的是一般无抵押的贷款,所以这部分贷款的质量就显得重要了。

对于无抵押的贷款,从利率和风险从低到高划分有6个等级,其中R5-R6风险高的贷款是质量比较差的贷款。

在以前,陆金所是要依靠第三方担保增信的,这部分资产的坏账风险是有陆金所和担保公司共同承担,但2023年之后,由于风险收益划分问题,原本担保公司要承担的那风险,实际上需要有陆金所承担,所以,陆金所开始了100%的担保模式。

什么意思呢?原本等级比较高的坏账是需要大家共同分担的,现在只有陆金所一家承担,因此需要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就会更多。

这也是为啥上半年陆金所要缩减44.8%的总贷款规模。

放出去的贷款规模越高,所需要的风险准备金也就越高,可能会对财报利润产生更多的影响,短期盈利能力会承压。

也就是说,虽然更挣钱的消费贷业务增长了,资产质量看起来也改善了,但只要是业务结构上不改变,那么,陆金所控股未来的业绩可能还是要为“风险准备金计提”所影响。

顺便提一下,上半年,陆金所控股的信贷预期亏损率还是有上升的,从23年底的5.31%,上升到了6.03%。

而从半年报的数据来看,上半年,陆金所的客户信贷减值亏损来到31.86亿元,年初是30.25亿,同比增加了1.61亿。从数字上看,1.61亿的信贷减值并不算多。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准备金计提不等于信贷损失,贷款收回之后多计提的部分还可以“冲回”。

实际上,如果风控做得好,重点其实不在减值准备的规模,而在于100%担保模式对于未来增长的影响。

一方面,100%担保模式意味着过去陆金所的高速增长可能就此成为过去,降规模提质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增长模式。这样的模式下,意味着陆金所要自己承担风险。

另一方面,二季度亏损7.3亿元似乎也说明,发力小微企业的战略还未充分得到验证,未来能不能稳定释放增长,还有待观察。

这两年由于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很多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都会受到影响,陆金所发力小微贷款,也会有更多的挑战。

某种意义上,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减弱,对贷款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前期收紧贷款规模之后,后期能不能把资产的质量提上去?100%担保模式下,怎样去进一步提升风控能力?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长期来看,退出高风险业务,聚焦更有成长性的行业以及小微企业是一种必然。

互金行业走到今天,有过疯狂有过高光也有过低谷,只是,这个行业始终缺乏一种真正的“长期主义的确定性”。

陆金所能不能找到这种确定性,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