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月22日召开的二七区政府第三次廉政工作会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上获悉,2025年,二七区将深入实施“1239”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即叫响一个品牌、坚持两个标准、完善三支队伍、开展九大专项攻坚),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叫响一个品牌”。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叫响服务更好、效率更高、环境更优的“二七帮·易企办”服务品牌,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更多“暖流”“暖意”。

“坚持两个标准”。坚持“有效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标准,以市场主体期待和诉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效能。坚持“五个严禁”“八个不得”标准,规范行政检查行为。

“完善三支队伍”。鼓励和引导营商环境“监督员”积极参与营商环境的建设和监督工作,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充分发挥营商环境“体验官”深入体验和问题反馈作用,深层次挖掘、转办、跟踪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借助营商环境“顾问团”,加强政府与专业服务机构、高等院校和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为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决策建议。

“开展九大专项攻坚” 。涉企管理服务盲区专项攻坚。开展组团式服务,将政府管理服务触角向社会神经末梢延伸,消除服务企业和政务管理的“空白地带”,实现“服务无死角、管理零漏洞”,让企业的需求第一时间有人响应、企业的困难第一时间有人解决,企业的发展第一时间有人关心,管理的盲区第一时间填补到位。

网格化治理赋能专项攻坚。搭建政企沟通平台,畅通营商环境投诉建议渠道。建立网格员走访服务制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强化平台营商环境事件分析研判,为区委、区政府整体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信用环境建设专项攻坚。构建覆盖全行业领域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精准评价和动态管理。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和合理豁免,对各种失信违约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高效办成一件事”专项攻坚。打造“网上办优先、大厅办兜底”的“一件事”高效服务模式,打造定制化、组合式、模块化和智能化的服务方案,以及面向特定群体的精准化、个性化的“一类事”服务场景。大力建设无证明大厅建设,推进异地事项跨域办,推广“容缺受理+告知承诺”。

诉求争端解决专项攻坚。依托各级调解组织,快速化解企业矛盾。限时办结企业诉求,对全区重点企业实行实名制、台账化重点帮扶机制,力争企业问题解决率98%以上。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提升合同类案件纠纷办理质效,缩短争端解决程序和耗时。

企业融资服务专项攻坚。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使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精准匹配对口金融机构。同时结合“郑好融”线上融资平台,企业线上提交融资需求后由银行直接对接,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用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市场监管服务专项攻坚。完善经营主体登记事项管理制度,有序推进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加强诚信计量制度、体系建设,提高标准质量工作水平。持续完善并严格执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加大缺陷消费品召回监管力度,全面提升消费产品质量。

行政执法检查专项攻坚。按照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管理,有序推进二七营商“政企码”。树立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实行“四张清单”“首违不罚”等制度。贯彻柔性执法理念,在重点商业区、交通枢纽周边等合理设置夜市摊疏导点,实现堵疏结合,全力护航“夜市经济”。

自贸区服务创新专项攻坚。积极引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高能级平台等项目;搭建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拓宽创新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创新的信贷支持。借助自贸区便利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记者 刘伟平 景静 朱翔宇



统筹:张改华
编辑:陶莎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