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的时候,课本上鲁迅的作品好像比现在孩子们的多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阿Q正传》等。三味书屋像有味道的厨房一样这么多年一直诱惑着我。直到年过半百才来到鲁迅故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型黑白外观墙体,鲁迅手夹着一根点燃的香烟站在那里,如同等车到站的朋友。眉头紧锁、眼神犀利、笃定地看着前方,终于等来有事商量的朋友。因为对鲁迅先生的文章留下太过深刻的印象,总想着是那种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横眉冷对。站在这的先生告诉我们的是“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点燃一支烟等待着我们的鲁迅先生在为新中国的方向而思考,“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进入故居,便被沉甸甸的历史气氛所笼罩。青石板路,花格木窗,家具摆设,厨具粮仓都仿佛在诉说鲁迅的童年。沉浸在先生栩栩如生的童年中,思仁堂里“君子处事有忍乃济,儒者属辞既和且平”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忍是勇的体现,能大忍者,必是大勇之人。所以有了《呐喊》的“身无半文心通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福禄欢喜长生无极,仁爱笃厚积善有征”,从几副对联能看出家风,鲁迅先生把对联的意思早已印在心中。家风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底蕴。
按顺序我们应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然而从鲁迅故居一出门,便被排队去三味书屋的人群挤到队伍里。三味书屋在鲁迅故居路对面,临着书屋还有一条小河,我们在青石板路上排队,小河里一会儿一艘乌篷船载人而过。第一次看到书上的乌篷船,比想象中的小了一些。奇怪的是每一个撑船的人都不是用手把握方向,而是坐在那用脚灵敏地使劲摇船掌舵。也许是三味书屋前我们都把好奇当作一种未知的学问,急切的想知道答案。人群里有人自嘲这种脚功非童子功不可,一看就比我们的驾照难学。
相信三味书屋对每一个人都是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大家都在寻找印证书本的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我则好奇寿镜吾老先生何以三味命名书屋?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如醯醢。竟是我肤浅了。再看对
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无论寿老先生何以命名书屋为三味,而今我们都要懂得读书可获得广博的知识是快乐美好的享受即可。
三味书屋出口,茴香豆的叫卖声,一下子让人想到穿着长衫的孔乙己就在我们中间,或许我就是那个不肯脱下长衫的读书人!人流中又不乏有阿Q,更或许我就是阿Q,不断自我安慰。拉黄包车的车夫穿着祥子的色彩灰。鲁迅故里到处都有他书里的人物影子。也是我们很多人内心的影子。然而,真正的鲁迅精神是认清正确方向,为之坚定奋斗,不要轻易放弃。时刻记着兴邦强国,保持励精图治的爱国热忱。
2023年11月17号绍兴鲁迅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