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钦文在比赛前热身 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 摄
不知不觉,热闹的网坛中国赛季接近尾声,本月底下月初的广州、香港和九江三站女子赛事,将为一众球员本年度中国之行的收官,同时也是年终总决赛前的最后战役。赛季即将收官,总结自然必不可少。近几天,“郑钦文世界排名跌出前二十”“王欣瑜连战连败”等词条逐渐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
这些热搜词的出现,一方面证明在多方努力下,网球,尤其是女子网球的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这项运动的后续发展,注入了不少信心。但与此同时,相关评论区内,部分网友似乎不太能接受金花战绩的波动,将内心的焦急化作指尖那不甚友好的评语,让人有些担忧。
必经之路
竞技体育的赛场上,从来没有“常胜将军”,强如中国乒乓球队也难免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失利的滋味当然不好受,但却是每一位渴望成功的运动员,必然会经历的过程。不论是选手还是球迷,都需要用更好的心态来看待比赛的结果和排名的波动。
王欣瑜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从情感上来说,球迷自然希望中国金花能在越来越多的地方绚丽绽放,不过翻开女子网坛近些年的排名表便不难发现,世界排名如坐过山车般的球员不在少数。在国内拥有不少球迷的塞尔维亚名将伊万诺维奇,曾在没有遭遇伤病的情况下,出现过从世界第一跌到排名二十开外的尴尬。即便现阶段看起来算得上稳如泰山的萨巴伦卡和斯瓦泰克,也不是“铁板一块”,前者遭遇过“冠军荒”,后者夺下本赛季温网冠军前,排名险些跌出前十。不过与一般选手相比,那些大满贯冠军有着更强的调整能力,对于团队成员的调整也更加果断。“我每个月甚至每一周的状态都不同,有好有坏,这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职业网球生涯的魅力之一,就是一次次走出低谷后的释放。”斯瓦泰克的话,是许多高排位、高人气选手的心声,分别夺得过奥运会单打金牌和混双银牌,在大满贯和巡回赛跻身决赛的郑钦文和王欣瑜,如今经历的,或许正是通往成功道路上必须经过的,充满荆棘的时期。
及时提醒
从9月中旬在深圳的比利简金杯决赛到下月初的江西公开赛,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赛季共举办7站赛事,在如今女子网球比赛强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样的密度对球员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如今郑钦文、王欣瑜、朱琳等中国金花先后遭遇伤病,也给球员和团队提了个醒:合理安排参赛计划,确保球员的身心处于正常的状态下,才是球员最重要的财富。
朱琳在比赛中回球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今年中网上,伤势未完全痊愈的郑钦文在团队的反对声中坚持出战,结果付出了次战决胜盘因伤退赛并退出此后一系列赛事的代价,这导致小郑的积分和排名受到影响,也是如今不少网友“看不下去”的重要原因。事实上,球员在每个赛季的参赛数量和频率,是团队实力的重要展现。郑钦文带伤作战的原因球迷和团队都能明白,只是在保护身体的现实需求和主场作战的情感选择题面前,她做出了一个不算好的决定,也带出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愿这笔算得上昂贵的“学费”,不会白交。
伴随着下赛季WTA赛历的出炉,球员和球迷各自有了新的盼头,观众期盼着郑钦文、王欣瑜等金花早日找回赢球感觉,球员则期待团队制定出相对合理的参赛计划。只是不论哪一种,都要以球员的身体健康为前提,因为金花的培育和成长,需要讲“情”,更要讲“理”。
(来源 新民晚报 记者 陆玮鑫)
统筹:王绍禹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