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社区老年人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操作难、辨诈难”问题,近日,二七区建中街街道铁道陇海家园社区聚焦老年群体,以“情系尊长”为主题,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防范金融诈骗守好您的‘钱袋子’”专题讲座,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讲座聚焦老年人数字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难题,结合近期高发案例,从“数字障碍”与“金融风险”双重视角,剖析网络谣言与诈骗陷阱。工作人员通过案例视频和情景模拟,揭示六大高发骗局:“AI换脸+语音”仿冒骗局,不法分子盗用亲友照片制作虚假视频,以“突发车祸需手术费”等理由索要转账;“虚假养老理财”骗局,以“养老基金”“以房养老”为名,承诺高额回报,实为非法集资;“假冒金融机构”骗局,伪造银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身份,以“账户存在安全风险”等借口,诱导老人下载虚假APP转账等。工作人员还指出,因看不清界面误点广告、不熟悉支付流程误转账等问题,也使老年人面临更多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社区推出“银龄数字守护双攻略”。在“识谣辨谣攻略”中,总结“三查三不”原则:查信息来源,不轻信非官方平台发布的健康、金融类信息;查内容资质,不点击无备案、无认证的链接,核实“专家”真实身份;查逻辑漏洞,不被“限时”“限量”等话术迷惑,凡是宣称“零风险高收益”的,一律视为谣言。
在“数字操作与反诈指南”环节,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智能手机基础操作,包括辨别正规APP、查询银行流水、设置支付密码、拦截诈骗电话等;讲解金融诈骗举报流程,强调“发现即报”原则。针对转账安全问题,建议老人遵循“三问原则”:是否核实对方身份、是否了解转账用途、是否征求家人意见,并可与子女约定“大额转账确认机制”。
讲座吸引了40余名老年人参与,现场发放《防范金融诈骗指南》,设置“一对一咨询台”,由社区工作人员和银行理财经理为老人解答“如何查询社保缴费记录”“怎样辨别理财合同真伪”等问题。社区居民李爷爷表示:“以前用手机只会打电话、发微信,总怕操作出错。今天学会了查银行余额和防骗方法,很实用!”
铁道陇海家园社区将持续深化“情系尊长”服务,定期开展“银龄数字课堂”,为高龄、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入户指导;联动相关部门建立“银龄金融安全联动机制”,从教学指导、日常帮扶、风险拦截三个维度,全方位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守好“钱袋子”,让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安心生活。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孟贺贺 文/图
统筹:赵青
编辑:李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