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商都古城的暮色拥抱七夕星光,亘古的浪漫被藏入街巷转角。8月29日,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郑州文旅体传媒公司承办、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郑州建中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郑州有戏·流动的艺术”沉浸式文艺演出首秀在阜民里温情上演。
本次活动以“空中展演台+街区沉浸式观演场”双空间联动的形式,打造七夕专属“艺术情绪胶囊”。情歌对唱、古典起舞、古筝与民乐相融,让千年商都的烟火气与七夕温柔碰撞,带来“转角遇见艺术”的惊喜,开启郑州与艺术的浪漫之旅。
据记者了解,作为“郑州有戏·流动的艺术”系列的开篇之作,本场演出紧扣“场景定制化”与“文化在地化”策略——阜民里小红楼自带的复古建筑肌理,本就浸着老郑州的烟火气,而七夕“忠贞爱情”的传统内核,恰好与这份厚重感默契相融;双空间联动更让艺术从“单向观赏”变为“双向共鸣”,每一幕都成为值得回味的七夕记忆。
演出环节,节目《牛郎织女》让神话走进烟火,汉服舞者随乐登场,水袖翩跹还原“鹊桥相会”;情歌对唱环节,女歌手歌声响起,男声从楼下人群处接续回应,一场跨越空间的音乐对话就此展开,《美丽的神话》《小酒窝》《你最珍贵》三首歌曲,以声应情,展现七夕浪漫;古筝压轴环节,中国国际音乐考级中心、河南省评委会古筝专业高级评委马莹,带来《梁祝》《无羁》的精彩演绎,古筝与民乐伴奏细腻交织,引领观众轻声跟唱,一时间街头与传统相融,乐声与人声共鸣。
据了解,此次“轻量演出”来自团队的用心筹备。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勘场,测试声场与视野,确定“空中唱奏+街区舞蹈”双景联动,并避开白日燥热,契合市民七夕傍晚约会的动线,让30分钟的演出成为“浪漫加分项”。
演出结束后,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这场七夕的“流动的艺术”已经落幕,但郑州的艺术故事才刚刚开始。从即日起至2025年底,“郑州有戏・流动的艺术”还将围绕“文化自信、都市奋斗、时尚活力、市井烟火”等八大主题,开展30场轻量化艺术快闪演出,让市民在城市的转角不断邂逅艺术惊喜。
据悉,下场演出将于9月5日走进城市地标——二七广场,在繁华夜色中再次带来民乐、新唱与轻舞交织的“艺术彩蛋”。
正观新闻记者 李居正 文/图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