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份来自我省多个地市的古树子代实生苗成功移植到郑州植物园古树种质资源保存圃内,为后续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遗传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郑州植物园承担了2025年河南省林木种质资源建设项目“郑州植物园古树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建设项目”,为全面掌握古树资源状况,科学有效地保存其珍贵基因,近期,郑州植物园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深入济源、洛阳、南阳、信阳等多个地区,系统开展了古树种质资源的野外调查与收集工作,已成功采集青檀、青冈、栓皮栎、枫杨、黄连木、大果榉、色木槭等7种古树枝条28份,并已完成全部扦插工作,为无性系保存和繁育古树资源奠定了基础。共收集古树种子22份,并成功收集了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古树子代实生苗6份,已移植到郑州植物园古树种质资源保存圃内,这些珍贵的自然与历史的绿色瑰宝有望在植物园得到永续传承。
该团队还多次赴新密市山区林地系统开展林草种质资源野外调查与采集工作,成功采集流苏、雀儿舌头、侧柏、枫杨、扁担杆、柘树、臭檀吴萸、枸杞共8份种质资源,其中流苏、柘树、枸杞种子均已按规定流程顺利提交至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山东分库。其余种子正进行晾晒、精选,待各项指标达标后,将及时寄送入库。
记者 裴其娟
编辑:胡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