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黄河泥娃制作”活动在雁鸣湖镇九堡村惬意开展,中牟县黄河泥娃非遗传承人徐志红老师现场授课,众多亲子家庭踊跃参与,沉浸式感受黄河非遗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徐志红老师带来精彩的黄河泥娃技艺展示。只见她双手灵动翻飞,普通的黄河泥在掌心逐渐变幻形态,不一会儿,憨态可掬的泥娃雏形初现。老师边操作边讲解,从黄河泥的特性、泥娃造型设计寓意,到传统制作工序,深入浅出的分享,让大家对黄河泥娃背后的文化故事有了深刻认知,“黄河泥取自母亲河,泥娃制作传承的是祖辈对生活的期许,也是黄河文化的生动载体。”徐老师的话语,让现场亲子家庭对接下来的体验充满期待。
亲子手作体验环节,成为活动最温馨热闹的环节。家长和孩子围坐一桌,揉泥、塑形、雕琢,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家庭合力创作传统泥娃形象,孩子小手跟着家长动作,认真按压、捏塑;有的则大胆创新,将泥娃与现代元素结合。过程中,不时传来欢笑声与讨论声,“爸爸,这样捏眼睛会不会更有神?”“宝贝,咱们给泥娃加个小装饰,就像黄河边的小花!”大家的手上沾满泥土,却笑意盈盈,在相互协作里,拉近了亲子距离,也触摸到非遗技艺的温度。
穿插其中的黄河文化小课堂、黄河非遗知识课堂,为活动注入深厚文化内涵。老师讲述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民俗故事,从古老的黄河漕运到非遗传承的意义,让孩子们听得入神,纷纷举手提问,求知的目光里,满是对黄河文化的好奇与向往。
创意作品评选环节,一件件亲子合作的泥娃作品陈列展示,造型各异、创意十足。有的泥娃身披“黄河浪花”装饰,有的化作可爱的黄河生态守护者形象……孩子们兴奋地介绍自己作品的灵感,家长们则在一旁骄傲点赞。
活动尾声,每个家庭都带着亲手制作的黄河泥娃满意返程。此次活动,以非遗为桥,串联起亲子互动与黄河文化传承,让黄河泥娃制作这一非遗技艺,在亲子协作的温度中,在文化知识的滋养里,鲜活地走进大众生活,为黄河非遗的传播与传承,写下生动注脚。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梁亚婷 徐少杰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