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作为2025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的重磅活动,备受期待的“微博文化之夜”再度点亮郑州的夜晚。当日上午,一场跨界沙龙率先启幕,众多文化学者、考古专家、文学大家与各前沿领域代表齐聚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对话。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也亲临现场,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昨天、今天、明天》为题带来精彩讲座。活动间隙,单霁翔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采访,就郑州商城遗址考古成果的活化利用等话题分享了他的见解。

单霁翔

“郑州商城距今已有3600年,但正因为它如此悠久,与现在的生活距离很远,所以人们可能才会更有好奇心。”单霁翔说。

在他看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早期城市的发展脉络,更通过鲜活的文物与展陈方式,生动再现商代文明。这些文物并非静止陈列,而是通过制作过程、使用场景和后世影响的多维度呈现,变得亲切而易懂——尤其对青少年观众来说,这里更像是一本立体的历史教科书。

此外,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也成为连接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创意桥梁。单霁翔在品尝了馆内开发的文创美食后连连称赞。这些食品饮料品类丰富、口味多样,覆盖不同年龄层的需求,让文化以更轻松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将博物馆的藏品与环境融为一体,让博物馆成为一个大课堂,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片文化绿洲。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就应该是这样的。”单霁翔肯定道。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