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北侧能不能多增加几个停车位”“楼道里的旧线路该排查更换了”…… 近日,上街区工业路街道朱寨社区的“议事长廊”里,一场由网格员牵头的网格议事会正热烈进行。居民代表、商户经营者、理事会成员围坐在一起,围绕社区治理的“关键小事”各抒己见,达成共识——这是街道“网格+议事”模式的生动实践。
“以前社区事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通过网格搭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心气儿顺了,难题也解了。”朱寨社区网格员李惠敏的话道出了“网格+议事”的核心逻辑。今年以来,工业路街道将网格化管理与居民议事深度融合,在3个社区划分的12个网格中,因地制宜打造“凉亭议事点”“楼栋议事角”“线上议事群”等多元平台,让议事会开在居民“家门口”,议在需求“点子上”。
小事当场议,矛盾就地解
“3号楼和4号楼之间的垃圾桶总溢出来,能不能增加清运次数?”在东方花园第三网格议事会上,居民王师傅的提议刚说完,网格员就当场联系物业负责人。第二天起,该区域的垃圾清运由每日1次增至2次,困扰居民多日的难题迎刃而解。
这样的“速办”场景,在街道各网格已成常态。依托“网格+议事”机制,网格员既是会议组织者,也是问题督办员——对能当场解决的诉求,联合物业、志愿者等力量“马上办”;对复杂问题,梳理形成“需求清单”,协调街道职能科室、辖区企业等多方联动解决。截至目前,通过网格议事会收集居民意见建议26条,化解邻里纠纷47起,解决垃圾清运、路灯维修等民生问题89件,办结率达98%。
众人齐出智,治理有活力
“老年食堂能不能增加‘软食窗口’?”“放学时段通航幼儿园门口太堵,能不能请志愿者疏导?”在通航社区第二网格的“月度议事会”上,居民的“金点子”不断涌现。经过讨论,老年食堂为牙口不好的老人增添了相应的适配餐食,社区还联合辖区企业党员组成“护学岗”,让放学路变得井然有序。
为让议事更高效,街道还探索出“五步议事法”:网格收集议题、会前公示议题、多方参与商议、制定解决方案、结果公示反馈。这种“闭环式”流程,让居民从“提建议”到“看成效”全程参与。
服务沉下去,民心聚起来
“议事会不光解决问题,更让我们觉得自己是社区的主人。” 家住工业路151号院的张阿姨感慨道。她作为居民代表,在网格议事会上提议增设“老年活动角”,如今小区的闲置空间已变身配备棋牌桌、图书架的活动点,每天都有老人在这里下棋聊天。
工业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网格+议事”模式,在每个网格培育5~8名“议事骨干”,定期开展“优秀议事案例”评选,让更多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通过网格把大家拧成一股绳,让议事有温度、治理有效度,这才是基层治理的真谛。”
从“坐在办公室决策”到“走进网格听民意”,从“干部包办代替”到“居民共商共治”,工业路街道的“网格+议事”模式,正让社区治理充满烟火气与向心力,绘就出共建共享的幸福图景。
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许凯杰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