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反应这么快,问题刚上报一会儿,工作人员就到现场了。”近日,快递员王师傅在送件途中发现二七区人和路街道金牛水岸国际花园仪倍幼儿园门口路面塌陷,他立即通过“郑连心”平台上传问题。不到半小时,人和路街道网格长、幼儿园负责人及物业人员便赶到现场,维护秩序、设立警示标志,并联系市政部门修补路面。这快速响应的一幕,正是二七区网格治理工作成效的生动体现。
多元力量融入,织密基层治理网络
在二七区各个街道,像王师傅这样身兼多职的微网格长有很多。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外卖骑手、快递员、商户、退休职工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们化身基层治理的“千里眼”“顺风耳”,将网格治理融入点滴工作,及时发现并上报各类问题。
这些微网格长与专职网格员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网络。他们活跃在辖区的各个角落,从环境卫生、设施维护到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快速反馈、协调解决,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更高效。
快速响应机制,提升问题处置效率
“郑好拍”“郑连心”、网格巡查等平台成为网格治理的重要助力。群众或网格员发现问题后,通过拍照、描述等方式上传至平台,信息会快速流转至街道新型智慧城运中心。中心根据问题类型和辖区情况,迅速分派给相关责任人或部门,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除了路面塌陷这类紧急情况,对于居民反映的邻里纠纷、物业问题等,网格治理体系也能快速响应。以人和路街道为例,今年以来,通过该体系共受理各类问题2093件,办结率达98%以上,平均处置时间较以往缩短了一半,切实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智慧赋能治理,推动治理精细化
二七区以新型智慧城运中心为依托,不断提升网格治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和数据,实现了对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信息的精准掌握,为问题预判、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同时,借助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进行实时监测,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如在学校周边,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及时发现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并调度网格员进行处置,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二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网格治理工作,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机制、提升效能,让更多力量融入网格,让网格成为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前沿阵地,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罗欣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