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央视新闻
截至8月6日,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映5天,收获了2.56亿的票房成绩,更在豆瓣上得到8.6分的高评价,成为暑期档中的一匹“黑马”。
中国动画电影历来偏爱西游题材,但本片和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的《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作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叙述视角的转变。故事的焦点不再是唐僧师徒尤其是孙悟空所代表的“大英雄”,而是在浪浪山上打工的“小人物”。如果说齐天大圣是精英主义的象征,那么本片中小猪妖和他的小伙伴们无疑更接近迷茫彷徨的普通人。
小猪妖连续三年考不上大王洞最底层的工作岗位;为了得到“老板”妖怪教头的赏识,小猪妖不惜耗损一身鬃毛充当肉身锅刷;公鸡画师面对“客户”的不断挑剔不得不一次次修改画作;蛤蟆精不管走到哪里都不忘自己手中的“工牌”……这些具象化了的“职场梗”也直接明了地点出了本片的寓意——借由主角团队的遭遇和经历,关照打工人的现实处境。
因为“普通人+打工人”的设定,我们完全可以将《浪浪山小妖怪》视作另类的“职场剧”。但是和时下流行的同类型影视作品相比,本片展现出的精神气质又是与众不同的。
正在热映的《长安的荔枝》里,身在职场基层的荔枝使李善德为了完成任务,保护好妻儿而焦头烂额;《年会不能停》用主角钳工胡建林的荒诞遭遇讽刺职场中的种种怪现状;《新闻女王》《甄嬛传》等作品则用无休止的“宫斗”表现职场中权力斗争的“残酷无情”。它们的共通点就是,更关心的是职场人如何保存自身,争取利益。
但在《浪浪山小妖怪》里,同样在职场中地位低微的小猪妖和他的小伙伴们,却喊出了“他们能取经,我们为什么不能”的响亮宣言。虽然一开始冒充唐僧师徒的行为是投机式的,但因为被家人寄予厚望,得到村民的鼓励,他们在旅途中逐渐实现了精神的蜕变,从狭隘自私的“小我”,一步步走向了帮助他人、追求梦想的“大我”。
尤其是在小雷音寺充分认识到自身力量的弱小之后,小猪妖们也没有选择投降、逃避,而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助无辜的孩子们。由此提出的问题无疑是深刻的——不是每个职场人都能成为孙悟空式的“成功人士”,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要坚守属于自我的理想主义?
电影的结尾,主角团队最终也没能说出自己的名字,这也呼应了本片的英语片名“nobody”。如果说今年最火热的动画电影《哪吒2》表达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叛精神,那么《浪浪山小妖怪》显然更接近观众的日常生活,更贴近职场打工人的真实处境。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只是不会得到太多关注的“无名之辈”,但我们同样可以努力坚守真善美的本心,而不屈从于功利主义的算计。
或许“小猪妖们”注定不可能取得孙悟空、哪吒们的显赫功绩,就像职场中的我们也许终究很难成为风云人物,但只要能勇敢逾越心中的“浪浪山”,在思想和情感上完成自我更新,也就无愧于自己走过的“取经之路”。这不仅是电影给出的回答,也是现实中无数年轻人跟随本心的选择。
(原题为《职场“无名之辈”还要坚守理想主义吗?》 作者 金宇 来源 潮新闻)
编辑:左海涛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