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牟新区国有资产服务中心下属一级国有独资企业,郑州祥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深耕城市建设与产业升级主赛道。2023年实施市场化改革后,公司以“管委会+公司”模式为引擎,深度践行“三化三制”改革理念,在中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蓝图中,加速成长为推动中牟新区经济腾飞的国企生力军。
改革破局:从机制革新到市场认可的跨越
祥中公司严格遵循中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化国企改革、激活发展动能、以项目促转型”的总体布局,坚持“项目为王、效率优先、市场化运作”原则,将项目建设作为国企转型发展的“主引擎”,构建起“改革赋能—项目落地—产业升级—国企做强”的闭环体系。这一体系推动区属国企从“政府平台”向“市场主体”转型,实现了“项目带动投资、投资拉动经济、经济惠及民生”的发展目标,既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精神,也彰显了“践行国企担当,支持新区发展”的使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为打破“铁工资、铁交椅、铁饭碗”机制,公司推出“薪酬体系重构(利益驱动)+项目管理创新(载体支撑)+全员竞聘上岗(人员盘活)”三位一体改革,构建起“市场化导向、项目化考核、竞争性选用”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组织效能与人才价值双提升。
2023年,公司跻身“中牟新区企业家协会”理事单位;2024年2月,荣获“中牟县2023年度综合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25年2月,成功斩获AA+主体信用评级。“终于拿下了,意味着咱们在资本市场拿到了优质通行证!”投融资部副总经理孙哲的激动话语,生动折射出改革为企业注入的强劲活力。
项目攻坚:构筑高新技术产业落地“强磁场”
在郑开氢储能新能源产业研发中心(科创谷)项目现场,总投资约26亿元的氢储能产业园区规划图格外醒目。祥中公司负责人朱鹏辉介绍:“该项目将建设新能源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及工业化生产基地,建成后可拉动新区经济增长,带动约2500人就业,为氢能源、储能等前沿技术产业提供全链条载体支撑。”
“车联网人工智能研发中心是省重点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依托高新区汽车产业链优势,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有效推动闲置土地转化为优质资产。”工程建设副总经理李康在车联网项目现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招引50家企业落户,总产值有望达到50亿元,同时能吸引行业人才,创造约9000个工作岗位,为高新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祥中公司已谋划4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9.61亿元,涵盖新能源制造、电子信息、物联网技术、蒸汽供热等领域。其中,科创谷项目、车联网项目助力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恒嘉生物医药厂房、新绿色药业等项目则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全方位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温床”。
聚焦高新:助力产业升级
在高新区产业升级浪潮中,祥中公司深谙“创新是第一动力”。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河南大学、北京清研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洽谈合作,谋划中部先进材料研究院项目,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我们不仅要建园区,更要育生态。”朱鹏辉表示,通过投资高科技产业项目与布局研发平台,公司正构建“产业+科研+人才”的良性循环体系,为中牟高新区从“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生物医药集群”向“高新技术产业高地”转型注入核心动能。
目前,祥中公司4个省市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后续将推动更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落地。这座由国企匠心浇筑的产业新城,正以蓬勃姿态,书写着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张晨 徐少杰
统筹:赵青
编辑: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