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牟新区广惠街街道桃村李村戏台前人头攒动,掌声不断。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普法”移风易俗活动在这里举行,广惠街司法所专职调解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民法典知识融入戏曲舞台,用乡音乡情传递法治声音,引导村民知法、懂法、守法,推动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乡音普法接地气,法治宣讲入民心。活动中,桃村李村民调员李文立结合多年基层调解经验,围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娶媳妇不是卖闺女,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彩礼,压垮了多少家庭,甚至导致婚姻破裂?”他结合真实调解案例,呼吁村民转变观念,倡导“婚事新办重情轻礼,白事简办厚养薄葬”,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引起现场村民的强烈共鸣。村民李大爷感慨道:“调解员说得在理!攀比、铺张浪费,真是害苦了咱老百姓。”
文艺普法润民心,社会治理促长效。此次活动创新性地借助郑州市曲剧团“送戏下乡”平台,在表演间隙穿插法治宣讲,让法律知识随着戏曲旋律深入人心。调解员与网格员、普法志愿者,现场发放了民法典、移风易俗普法手册及宣传彩页等资料,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生活常识,方便村民理解和运用。下一步,司法所将通过“入村宣讲+微信群普法+网格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推动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依托网格化治理机制,让法治观念与孝老爱亲、节俭美德成为乡村新风尚。
创新实践显成效,法治文明助振兴。“戏曲+普法”的创新模式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了法治理念。据统计,活动现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一实践充分展现了人民调解在基层治理中的“柔性引导”作用,实现了法治力量与乡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明与法治的双重活力。
广惠街司法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接地气、聚人气的普法形式,如“法律大讲堂”“法治文艺巡演”等,让民法典真正成为群众身边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助力构建和谐法治社会。
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也为基层普法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广惠街司法所将持续创新普法方式,推动法治宣传常态化,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李文立 刘慧青 徐少杰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