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今年以来,二七区建中街街道康复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化网格化管理,统筹网格长、微网格长、党员、自管会成员、志愿者等力量,开展楼院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推动社区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取得显著成效。
织密红色网格,凝聚治理合力。社区构建“1+3+N”网格治理体系,即1个社区党委统筹,3个基础网格覆盖,N名党员、志愿者、自管会成员嵌入网格。由社区书记担任二级网格长,“两委”成员分包基础网格,党员骨干、热心居民担任微网格长,地铁志愿者、自管会成员按楼栋划分责任区,形成“社区—网格—楼栋”三级联动机制,确保环境整治无死角、责任落实无盲区。
精准摸排施策,破解治理难题。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问题,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全面摸排。线上通过居民微信群、“随手拍”小程序收集问题,线下由网格长带队,联合党员、志愿者开展“行走网格”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清理楼道杂物40余处、清除小广告300余张、修复楼院内破损路面1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多元协同共治,提升整治效能。党员带头示范,开展“党员亮身份、领责任”活动,设立“党员责任区”,带头清理自家楼道杂物,带动居民主动参与。自管会自治管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制定《楼院公约》,引导居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志愿者助力攻坚,联合志愿者开展“周末大扫除”,集中清理卫生死角、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共建单位资源整合,社区与共建单位之间协调配合,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群众,体现社区和共建单位的优势互补。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动态巡查机制,微网格长每日巡查,问题即查即改;社区每周督查,防止反弹回潮。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问题的认识和意识,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大家共同参与到整治行动中。
下一步,康复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网格+志愿者”治理模式,推动环境整治与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等有机结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靳茜晨 文/图
编辑:李佳露
统筹: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