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隔十余年,王宝强携新作《棋士》重返电视荧屏。褪去“傻根”式标签,他以隐忍克制的表演,塑造了一位被命运逼入绝境的“非典型反派”。
故事发生在本世纪初的一座南方小城。王宝强饰演的围棋老师崔业在信用社劫案中意外成为人质,为求自保不得不协助劫匪逃脱追捕,又因种种原因在这个泥淖中越陷越深,甚至成为犯罪的主导者,而追查劫案的刑警队长正是崔业的亲哥哥崔伟。
两人一匪一警的生死博弈,一明一暗的身份错位,构成了全剧最富张力的叙事轴线。背道而驰的兄弟轨迹,既展现了在道德悬崖边徘徊的普通人如何走向失控,也关照了人应该如何在诱惑和险阻中坚守本心。
特别的是,崔业的人物塑造跳出了传统善恶的二元窠臼。他的“黑化”有形势所迫的无奈,也有长期处于精神高压下的必然。
剧集开篇,就用一组精妙对照为后续埋下伏笔。崔业刚拿了一场围棋赛的冠军,但表彰会的真正主角是少年宫赞助方、企业家王红羽;与此同时,刑警哥哥崔伟在庆功宴上享受着同事们的拥戴。儿子崇拜大伯,母亲倚重长子,哥哥习惯以“长兄如父”的姿态照拂自己,一切看似温情的互动,都成为刺入崔业心底的刺。
他扔掉了哥哥送给孩子的玩具,换成了自己买的,这一细节暴露出崔业温吞外表下的阴暗一面。他对周围环境有着隐秘的怨恨,处在随时都会爆炸的边缘,唯一让他引以为傲的,只有围棋。
屋漏偏逢连夜雨。为了筹集儿子的医药费,崔业收起傲气,在妻子面前向富商低头输棋以换取费用,又在取钱时遭遇劫案。当听到门外传来哥哥的救援声,那些沉淀多年的嫉妒、自卑与不甘骤然沸腾——这个曾经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围棋天才、如今活在兄长光环下的“平庸者”,能够帮助劫匪从哥哥带队的警力部署中突围。或许,相较于活命,这才是崔伟决意倒戈的根本原因。
在当下影视剧普遍塑造“疯批反派强行洗白”或“完美主角开金手指”的创作惯性中,《棋士》独辟蹊径地选择了最易被忽视的普通人视角。崔业在老实本分与铤而走险间反复横跳,有偏执自私的暗面,亦存善良柔软的底色。这种对“普通人之恶”的精准解剖,使作品超越了传统警匪剧的格局。
将围棋与犯罪相结合,也是本剧的一大亮点。“棋”作为题眼,在剧中承担着多重叙事功能。一方面,“逢危须弃”“李代桃僵”等围棋思维被崔业融入犯罪之中;另一方面,围棋成为剧情线索,牵引着关键人物的命运走向。
更深层的隐喻在于,棋道玄机暗合着人性的永恒博弈——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一步走错,就只能用更多步弥补,直到无路可走。而游走在黑白之间的崔业,看似掌管棋局的棋手,又何尝不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在命运棋盘前,该如何守住内心那方寸之地的清明,是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的困局。剧集播出近半,后续剧情将如何开展,保持期待。
编辑:许怡童
统筹:梁冰